第五四七章 欧洲宪兵(3 / 3)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596 字 3个月前

在这个时空阶段,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沙皇俄国都正处在它的“全盛期”当中。

由于在之前的拿破仑战争当中,沙俄最终选择了站在反法同盟1边对抗拿破仑,并在1812年成功依靠“冬将军”击败了拿破仑远征军,最终护送着路易十8实现了波旁王朝的复辟,哥萨克骑兵饮马塞纳河。

在战后的“维也纳体系”当中,沙俄成为了无可争议的欧6霸主,它提出并主导签订了《神圣同盟》,成为了当时整个欧洲反革命秩序的主导者。

老马愤恨的将当时的沙俄称之为“欧洲宪兵”,诅咒其尽早崩溃,但这看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当时的沙俄不仅能弹压国内的进步力量,只要当时欧洲各国出现革命,沙俄1定是第1个出兵进行干涉镇压的那个列强。

俨然把全欧洲都当做了自己的小兄弟和势力范围了。

而对这1点,奉行“大6均势外交”的英国居然似乎听之任之,因为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后进入了军事上的“养伤期”,并在经济上加速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的后果,英国需要庞大而稳定的海外原材料供应地和市场,而庞大的沙俄和其维持的稳定欧6秩序为英国人提供了这1点。

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英俄两国形成了堪称恐怖的贸易绑定,向英国出口的矿石、煤炭、木材、毛皮等原材料占到了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3。

而英国向俄罗斯倾销的工业品,则占到了其出口总额的40。更不用说沙俄帝国靠维持的庞大军备,弹压欧6各地的起义、维持市场稳定给英国带来的隐性收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沙俄觉得自己想要去瓜分奥斯曼帝国,英国人应该不会采取过激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