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出曲词去向。反而曲小妹那个隔房堂兄传来笑话。
曲仁量一个外人居然作的曲氏三叔公一家分家了。曲由靖同他爹反目,家产都不要搬出去另过。他弟弟也有样学样。
周四郎觉得曲由靖傻,长子继承七分家产,居然说不要就不要了。周四郎却不知这几年曲仁量念书,把曲由靖一家都掏空了。
曲由靖一直防着这事,但千防万防没防住他爹偷偷给曲仁量塞钱。曲家现在就是一个空壳子。
曲由靖都要怀疑曲仁量是不是他爹的私生子。
曲由靖家的事在村里闹得大,三叔公叫来其他族老,想把大儿子压下去。但曲由靖兄弟不是当初的曲大丫和曲小妹,任由搓圆捏扁。再加上曲氏族人都站在曲由靖兄弟这边,三叔公也只能作罢。
如今三叔公老夫妻同曲仁量住在一起,以前觉得小的院子,没了儿孙才觉得空荡荡。
经此一事,曲仁量也被吓到了。他清晰认识到曲由靖不是曲大丫,由不得他欺负。现在他只能稳住三叔公,这是他最后的退路。
次日,曲仁量寻个借口去福心堂,满脸恳求道:“卫大夫,请你告诉我吧,我大姐到底去哪里了。”
他腿一弯就要跪下,却被何鸿提前察觉,把他“请”了出去。
曲仁量只能回村,好在他之前从李柯那儿捞了不少东西,如今也还剩个二十几两。
曲仁量咬咬牙买了一亩地,对外说是孝敬三叔公,挽回一点名声,但地契却在他自己手里。
眼见他年岁上来,科举也走不成,曲仁量只能妥协,打算娶自己上辈子的媳妇,没想到他使媒人去提亲却被拒了。
曲仁量不敢置信,那个粗蛮妇人居然敢拒绝他……
这些事再次传到曲词耳中时,已经是大半年后。
她听过即抛,七年后曲词学无可学,变卖城中资产离开重抚郡。那年“曲大丫”二十六岁。
随着年龄增长,曲大丫曲大夫的名声也逐渐传开,当曲词进入下一座郡城时,当地医馆轻易接纳她,互相交流学习。
这是名声带来的好处,也是曲词乐于助人,救死扶伤的善报。
她在整个国都内历练游走,途经象州时,遇五十年一次山洪,死亡无数瘟疫横行。
象州刺史正□□烧“瘟疫镇”时,横空出世一名蓝衣女子。自称大夫,愿进镇治病。
象州刺史居高临下俯视她:“就算你有华佗之才,可象州药材短缺,没有药材你如何救人?”
女子拱手一礼,“大人行个方便,其余交给民女即可。”
象州刺史并不看好,然而令人震惊的是短短三日便有源源不断的商队进城,马车上押着小山堆的药材。
那时象州刺史才知道,那名女大夫正是声名远扬的曲大丫曲大夫。
曲大丫,乡野间再常见不过的粗俗名字,竟然是那么稳重端方的一个人。
曲词在象州待了整整三个月,直到疫病尽去她才离开。以至于后脚天使顺公公奉命传召,却扑了一个空。
刺史府正厅,顺公公一盏茶也压不住焦急:“刺史大人,如此大的功劳,怎么就没留住曲大夫。”
象州刺史语塞,良久才道:“本官也未料到曲大夫如此不慕名利。”
顺公公硬着头皮回京复命,实则请罪。
天子叹息一声:“罢了,是朕与曲大夫缘分未至。”
此次象州山洪,有流言称是天子失德,降下天罚。没想到会出现一个“曲大夫”,迅速扭转舆论。
如今都道天子圣明,上天派来女华佗相助。
“你起来罢。”天子摩挲手上扳指,对顺公公道:“既然寻不见曲大夫,那便惠及曲大夫的族人。这次可得将差事办妥。”
顺公公连声应下,本以为此事是十拿九稳的功劳,谁知道竟是烫手山芋。
顺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