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神融笔畅,具有恂恂儒雅的书卷气,和坦荡磊落的风骨……”
“给老子说人话。”唐傲一立眉,吓得王凯一哆嗦。
“老师,学生要是没看错的话,这是听水老人陈宝琛老先生的字帖吧?”王凯小心的问。
“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这几个字学生都不认识。”
王凯连续指了好几个字,“这是听水老人故意为之,他的字里面,笑、酒、明、空、风月,都是刻意写的……”
王凯挠挠头,他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形容,纠结了好一会儿,这才眼睛一亮,“故意写的很潦草,刻意的表达他的性情,大概就是这样。”
“没错,你说的那些字,起初我也没认出来,后来就和怀素大师的字对比了一下,或许是因为他是溥仪的老师吧,所以性情方面不能得到释放,所以只能写在字上面。”
唐傲拍了拍王凯的肩膀,“不错,不枉我花了一百五十块钱,给你买一副字帖。”
唐傲不得不承认,这些个当代名家的后人,也有眼光毒辣之辈,这注定了王凯日后的路,会越走越远的。
“你们先等等……让我捋一捋……”
小李摊主很
懵逼,知道唐傲又捡漏了,但还是一脸期待的看着唐傲,希望唐傲能给他好好的讲一讲。
“我只对陶瓷语气和雕刻,有那么一点功底,对于字画真心一窍不通,这个就是我在乡下打包收来的,你们说的听水老人是谁呀?”
陈宝琛,字伯潜,号听水老人,晚清知名学者,末代皇帝溥仪的授业恩师。
与学士张佩纶、通政使黄体芳、侍郎宝廷等四人好论时政,合称“清流四谏”,甚得清帝宠信。
主要著作有《沧趣楼诗集》、《沧趣楼文存》、《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奏议》等,《沧趣楼联语》收录应酬联作九十副。
陈宝琛不但是政治家、教育家,还是近代“同光体”闽派诗坛领袖。
他的书法功力深厚坚实,其根基与取向在帖学,取法欧阳询、柳公权、黄山谷,博采众长,师古不泥古,遗貌取神。
楷、行书结体瘦硬,上疏下密,法度严谨,无论对联、条幅、中堂,还是扇面、诗笺、信札,写得劲挺遒健,骨力沉雄,内蕴深邃,个性毕现,被誉为“伯潜体”。
因为陈宝琛大师留世的作品不多,草书更少,所以不是牛人,根本分辨不出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