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就好了。”李攸乘机逼这呆丫头自我洗脑。
“诺,公子,呜呜……”
把秋兰教训一顿后,李攸拿着信封,夹着书去找孔阳。
“驸马,买了本书啊?”孔阳好奇地问道。
“啊,这是一本邪书,盗用《春秋》的名字,讲些不雅之事。你们万不可被它迷惑了心智。”李攸说着,把书放在桌案上,然后将信交给孔阳,“明天一早,便去一趟建康,将此信交给十公主。”
“诺!”
李攸刚离开孔阳的房间,就看见虞正则冲冲而来。
“校尉,刚收到,兵部的调令。”
李攸一愣:“调令?”
“是。”虞正则双手递上调令。
李攸接过来,拆开一看,登时傻了眼:“前几天,燕虏攻陷历城、彭城、淮阴,所以燕虏使臣在朝堂上,讥讽国朝无人。魏帝震怒,让我立刻返回建康献捷,并接受赏赐,以示国朝兵精将勇???”
“燕虏此举,欺人太甚!史书中,岂有在议和的时候,还进攻别人的先例?”虞正则双拳紧握,咬牙切齿道。
李攸满脸忧色道:“历城和淮阴,皆是江淮重镇,现在它们落入燕虏之手。燕虏的骑兵,只需要一天,就能抵达寿春城下。”
“是啊,一旦寿春也丢了,长江以北,就都不复为国朝所有。谁能想到,短短五十年,我大魏,竟倾颓至此!”虞正则仰天长叹道。
“去把刘司马请来。”李攸道。
不多时,刘定远到,他在看了兵部发来的军书后,也是愁眉紧锁。
“校尉,历城、彭城、淮阴的大败,定会让国朝士气低迷。无论是圣人,还是士民,都不会再支持‘战’了。文景升所提倡的‘和’,一定会成为国策。”
“我们的旗帜是‘克复中原’,如果和谈成为国策,支持我们的人,将会越来越少。”李攸叹道。
“校尉,我觉得,你确实应该回建康,与十公主商议对策了。”刘定远道。
“好吧,杀牛宰羊,让军士们饱餐一顿,明日都给打起精神来,别让国朝最后的这点脸面,也丢了。”李攸道。
“诺!”
李攸拉着脸回到自己的书房,却忽地听见,那书架后,竟传来一阵窃笑声。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孔阳这厮,正抱着那本“春秋”,在书架后看得脸红脖子粗的。
“孔阳!你个竖子!”
“唔……”
“啪”
“蹬蹬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