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李老头的房间(2 / 3)

正道医途 蓝山云 1414 字 4个月前

后,他悠然自得地倒背着手,一瘸一拐地哼着小曲走出了房间,仿佛所有的事情与他无关了。

我顿时无语。

看了看窗外鸟笼子里的那两只黄雀鸟,我开始有些同情它们。

环顾了一下房间,我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开始给自己打气:不就是看书嘛,这有什么难?我可是厦大的高材生啊,况且还免费管饭。

我先拿起了那本《神农本草经》浏览了一遍,又拿起了《伤寒论》看完了大纲。再继续看具体内容时才发现还真是有点难以理解,索性我按李老头说的,从书架上那一排厚厚的记录本里找到了有关《伤寒论》的记事本仔细地看了起来。

幸亏我的爷爷是中医,我从小时候便受爷爷熏陶,对中医有些浅显懵懂地认识,甚至还曾背过伤寒论条文和汤头歌诀,算是有点儿中医基础,现在读起医学方面的书来并不觉得特别吃力,甚至有一种故友重逢的亲切感。否则,别说这一摞书了,就是这一本《伤寒论》,我不学习它个七年八载的,恐怕很难领悟其真谛。

记录本中写道:汉朝名医张仲景把人体按阴阳表里分成了六部分,诊病时据此对照,哪一部分出问题便会一目了然。这六部分好像人体的六条防线,六条防线有明面上的线三条,有暗面防线三条。明面防线最外面是太阳区,中间是少阳区,里面是阳明区。再往里走就是暗面的三条防线了,最外是太阴区,然后是厥阴区,最里边是少阴区。其中明面的阳明区和暗面的太阴区中间距离较远,衔接不太好,很多失眠都是因为这衔接问题造成的……

李老头居然把《伤寒论》这样难以理解的书,给解释的如此通俗易懂,让我对李老头暗暗地赞了一把。

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我打开了台灯。

正在这时,听到外面有动静,紧接着喜丫头闪了进来。

“哎吆歪,看不出来,还挺用功嘛,怎么样?难不难?你不知道我当时看这些书看了多少年啊。从跟着爷爷开始学医开始,到现在我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好了,开饭了。”

我没理会她说的什么,只是一瞬间呆在了原地。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喜丫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在闪闪返光的齐耳短发中,在淡淡入鬓的蛾眉间,在碧水漓漓的明眸里,她竟是如此美丽可人。

我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她啊,好俊的女孩。

此时,灯光柔柔地撒在她脸上,把她映得像是童话故事里隐去了美丽翅膀的精灵天使。

“愣什么神呢?哎吆歪!”喜丫头喊了一声,伸手在我面前一晃,瞬间把我从痴情的世界里拉了回来。

我讪讪地跟在她身后来到了外间屋里。

“李老头呢?”我看到屋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便问道。

“爷爷搬去二爷爷那边住了,这几天你的一日三餐,本姑娘管,警告你,可不要招惹我,否则有你好看。”喜丫头凶巴巴地说道。

“那,你知道李老头想让我在这里待多久啊?我不会一直待在这看书吧?”一边吃饭我一边问她。

“当然不会!你想得美啊,还想一直在这里白吃白住?你有时间我还没有呢!估计是因为爷爷着急收徒弟,才急于求成让你待在这里的吧!看你这智商堪忧,能学多少算多少吧,反正你可不许偷懒。”喜丫头回答道。

得,我苦笑了一下自嘲道:“这没问出什么来,反倒招来喜大人一阵揶揄,得不偿失啊。”

吃完饭,喜丫头留了手机和微信号后便起身离开了。

我返回里间,打开台灯,准备继续挑灯夜战。

现在看来,我的爷爷竟然是未卜先知,他让我记伤寒论条文,背汤头歌诀,当时是多么英明,记得当时他是自己把一个个医案编成故事讲给我听的,想想他老人家那时候讲的医案也是这些书里面的吧,现在读起这些书来,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白天的高度紧张,加上连续地看书思考,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