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3 / 4)

家父宋仁宗 御风流 2688 字 23天前

是,他上个月的确接到了因豫王痴疾痊愈,颁发下的大赦诏书,也知道种世衡和张亢家的孩子被选做了东宫伴读,可,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莫非那仙人天授的说法是真的?他可是一直以为那是官家为了顺利册立太子硬安的名头呢。

范仲淹像是早预料到了他的反应,又抽出一封信来,递给他道:“京中昨日送来的书信,豫王以六国之亡在于赂秦一说殿斥百官,得议和正使一职。仙人天授,应有八九分准了。”

哪怕再不愿意相信神鬼之事,在看到那封信之后,范仲淹也必须得承认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的人。而韩琦在看过信后虽然解除的石化状态,但整个人沉默得可怕。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才缓和了心情艰难说道:“那咱们怎么办?官家这只是内降,并未经中书门下二省核准。”未经中书门下核准的天子命令称为内降,没有强制的效力,收到命令的官员可以有权不执行。

比如说如今的吏部侍郎杜衍,就经常把不认可的内降攒着,到了十来份的时候就放在小木盒里交还给官家。台谏官们更是将内降视为阻碍国家体系运转的洪水猛兽,但凡见到有执行内降的官员,就会冲上去一通狂批。韩琦虽然不怕他们,但也不愿主动招惹。

和议之时,擅开边衅,够被追着咬上小二年的。再联想到官家如今有意招他入京主持变法事宜,韩琦就更觉得心里堵得慌。

战机稍纵即逝,可为了西夏放弃变法,值得么?韩琦说不好,他需要范仲淹给他一个解释。

范仲淹则是一副全不在意的模样,示意在旁侍候的儿子给自己研墨,自己则慢慢悠悠开始展纸写军令。“希文兄!"韩琦等了半天没等到回应,不由加重了语气。

范仲淹也正写到收尾处,轻吹了吹纸上未干的墨迹,让长子拿去交给韩琦,语气转为严肃:“春日地气聚,万物生,稚圭你麾下诸部也不要躲起来猫冬了,互相调防一下驻地吧。”

韩琦皱着的眉头倏地张开,吃惊道:“希文兄的意思是?”

范仲淹笑得很平和:“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夏贼如今已是惊弓之鸟,咱们不妨响一下弓弦。”我们只是正常调防,是你自己太敏感,直接就冲过来了,那我自卫反击总不算擅开边衅了吧。

“真乃妙计也!"韩琦由衷赞道。

范仲淹也笑,只是更多地在为大宋笑。

他一人何足道哉,有豫王这个能想出此等妙计的未来官家,才是大宋真正的福气。

只是这信是单给他一个人看的,他作为臣子,也不好述之于口,只能愧领功劳了。

范仲淹的欢喜早已到了尽头,韩琦的却才刚刚开始。少一时,堂下响起一个响亮的声音:“末将狄青,奉令前来。”

范仲淹说了一声进,就见得一个顶盔掼甲,威风凛凛,腰间还挂着一个凶恶无比鬼头面具的将军走了进来。只是以时下风气,面上那排代表犯罪的金印太过煞风景。

狄青如常给二位对他有提携之恩的老上司见了礼,然后就发现了其中不同寻常之处。

韩招讨今日似乎有些呆附……

只是范仲淹已经招手叫他过去,所以只好按下心中这点小小的诧异,过去听候命令。

范仲淹对这个一手提携起来的帅才胚子一如既往的温煦,仿佛闲话家常般问道:“上次予你的《左氏春秋》读到哪了?”

“回禀安抚,末将惭愧,军中军务繁忙,末将脑子又笨,即便是请了先生在家教授,现在也才读了一多半。“您只要再给末将半年,不,三月时间,末将保准读完,不负安抚美意。”

范仲淹抚须笑道:“何用至此。太祖朝的宰相赵普言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你现如今已经学了大半的春秋,当也能胜任今日之事了。”

狄青大喜,比起在驻地和文官们玩文字游戏耍心眼子,他还是更喜欢在战场上往来冲杀,那样既简单又直接。尤其是最近两位老上司还在因为是否修筑水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