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的工程类型是很多的,所谓“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即负责管理全国大小工程事务。
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等都归工部管辖。
但实际操作起来,工部官员也不是三头六臂,不可能事无巨细的管,只能抓大放小。小活其实工部都不参与,但有一定规模的项目,不管是京城还是各地,工部都不会放手。
赵文华之所以只查京城各家营造队的项目,是因为他知道张天赐借钱都是在京城内借的。虽然营造队是京城的,但他们不止做京城的项目,很多营造队在外地也有项目。
赵文华将这些营造队的老板都叫来开会,唯独不叫天赐营造队。
各营造队老板都很忐忑,平时他们来工部办事,能有个办事小吏接待就不错了,只有谈新仁才有资格见到员外郎一级的官员。
今天工部的二把手,实权在握的左侍郎赵文华亲自给他们开会,让他们十分不安,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赵文华一反常态的客气,还让书办给老板们准备了热茶,让这些老板们都如坐针毡,手里捧着茶,就像捧着毒酒一样,谁也不敢喝一口。
“各位都是京城营造业的翘楚,为我大明的强盛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本官再次代表朝廷感谢大家了!”
这大帽子扣得够重的,老板们不祥的预感更加强烈了,手里的茶水都要哆嗦洒出来了。
“但大家也知道,朝廷一面要抵御鞑靼人的骚扰,一面又要应付各地的赈灾,因此国库确实紧张。
工部拨付下来的银两也确实不够用的,因此大家在工部备案的工程,款项恐怕要延期发放了。”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包工头最怕什么?结不了工程款啊!拿不到工程款,分分钟从老板变老赖啊!
老板们不敢在工部里喧嚷,但哀求声一片,都是恳求工部开恩,千万不能拖延不给钱啊。
其实工部直接负责结款的项目只占一部分,但问题是什么事都怕起哄。万一工部率先拖延,那么那些大业主有工部的撑腰,自然也会拖欠,一但形成群体效应,这些营造队老板就只能上吊了。
赵文华一脸感同身受的痛苦,看着老板们诉苦,等火候差不多了,他才放低声音说出正题。
“我知道你们或多或少的在外面都有放贷的,你们跟我说这个没什么用,还不如把放的贷收回来,以解燃眉之急。
等你们的钱收回来了,本官自然也已经向朝廷恳请拨付银两,到时就能给你们支付工程款项了。”
这话说得的似乎很有道理,但在场的营造队老板们都不是笨蛋,立刻听出了言外之意。
营造队是最压成本的生意,平时大家都不愿意往外放贷的。算来算去,大家借出去的钱,其实主要就是一个人——张天赐。
因为张天赐的生意扩张迅速,且有萧风做后台,大家都很放心。而且张天赐当选商会会长一来,确实兑现了承诺,带着大家一起干活,一起挣钱,大家也愿意帮他的忙。
如果是工部其他人说这番话,老板们还不一定能确定,但赵文华说这话,那意思就再明白不过了。
把你们借给张天赐的钱都给我收回来,谁能收回来,我就给谁结账。不肯收账的,那对不起,工部也不会给你结账,看你能撑多久!
立刻有老板表示了为难:“大人,我们借给张天赐的钱都是有文书的,时候不到就要回来,不但拿不到利息,还要扣违约金的呀!”
赵文华板起脸来:“什么张天赐,本官不知,本官又没说让你们要借给张天赐的钱,哼!今天就到这里吧,各位请便!”
眼见赵文华揣着明白装糊涂,老板们也没办法,愁眉苦脸的从工部出来,一时间彷徨无计。想来想去,也唯有去找张天赐商量,看能不能把钱提前要回来渡过难关。
而借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