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徐丽就定义了二人的角色分配。
即便徐丽出资大于李安,李安作为运营团队里的项目带头人,依然应作为团队里的拍板者持大股,徐丽给自己的定义是个带工的财务性投资人。
对此李安没有异议,原因是在他的计划中,并没有让徐丽出资的想法。
可在明确了老大的位置之后,在谈到出资问题,徐丽给李安出了个难题。
无论租谁家的门面,李安能拿出的总额上限就是七十万,这也是他对于该项目的初期预算,这一点并不会因为眼下解决了门面租金而增加或减少。
眼下不用考虑租金问题,他更不会担心启动资金的问题。
可徐丽这边在明确了李安对于机构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后,随即便决定将预算下限暂时拉到九十万。
而这九十万的组成部分由她出四十万,李安出五十万。
两人都清楚,原来的预算大头在房屋租金和装修上,现在没有了初期房租的投入成本,所实际耗资主要用于门面的装修消防和铺货及前期的宣传,剩下的资金作为他们正式营业后的备用金。
可真的需要留这么多备用金吗,李安明白徐丽出资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放心。
人之常情,合伙生意出钱便意味着承担风险,拿自己的钱出来做生意,会不上心吗?
李安既然选择徐丽作为合伙人,就没有质疑过徐丽的能力和人品,但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定能干成这件事。
徐丽已经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他又怎么能让徐丽和他一同承担这个风险,更何况目前的情况他的资金是足够的。
接着徐丽问了他一个问题,“有装修预算吗?”
这个问题一下把李安给问住了,之前他也没有考虑过做舞台,做多功能教室,现在稍微一琢磨,好像无论从装修,还是到器材的购买,预算都得往上走。
徐丽出资的本意一方面是为了共同承担风险,打消李安的疑虑,另一方面她在装修问题上的看法和李安不一样。
李安的想法是装修够用就好,而她认为四号钢琴教室的目标只有一个,打造蓉城第一的钢琴教育品牌。
那大本营的装修必须得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至少应该配得上我们的课程,我们的理念,还有我们四号钢琴教室的创始人。”
不得不说徐丽很会游说,在李安听到四号钢琴教室创始人几个字后,心里忽然燃起了一把火似的。
平日里精打细算的他,那一刻脑海里竟然生出了孤注一掷的豪情。
就这么的,出资问题便画上了一个句号。
最后谈到具体的股权分配,大体方向两人商量得差不多了 徐丽让李安等一等,她还需要具体地统计一些数据,为了做到实际意义上的公正公开。
首先是小虎姥爷出的门面,她需要确定附近门店租金的平均价格。
其次是他们的出资金额,如果这笔钱从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最后是出力方,类似员工的市场平均薪酬是多少,比如作为校长的李安,作为财务负责人的徐丽。
把以上数据汇总,她便马上就能确定三方在这个项目中分别的贡献价值。
按照这个比例,再根据三方在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最后的股权换算和利益分配。
对此李安只能高举双手赞同。
就这么一会的工夫,他就感觉到自己不再是单枪匹马作战,他有感受到一种团队协同的力量。
如他所说,他只用把课程和市场做好。
前提是徐丽别把他骗了。
徐丽会骗他吗?要是昨天之前,他都不敢说徐丽一定不会骗他。
但是此时此刻,他再找不出徐丽骗他的理由。
更何况最后的最后徐丽也谈到了退出机制。
两人约定在合同里明确指出锁定期五年之内或回本前不能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