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泪别故土(2 / 3)

,军服也有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就差护卫队员呐!为了全部族人的旅途安全,为了今后部族不再受强盗贼寇的欺凌,我希望18至35岁的壮健男儿都踊跃报名参加护卫队。

哈大.敖嘎的话音刚落,吧根.呼和巴日就高声喊道:算我一个!他这么带头一喊、整个打麦场立马沸腾了起来,壮汉们一个个纷纷举手表示要参加护卫队,就连那些拾五六岁的“黄毛小子”都嚷嚷着要加入护卫队。最后还是敖嘎对他们说:在旅途中乡亲父老不单止需要护卫队员来护卫,还需要有人在队伍里照顾妇女儿童的,你们就和阿姐阿妹们成立一支救护帮扶队吧。经过了敖嘎的一番好言安抚,才把这班不甘人后的半大小伙的情绪安稳了下来。

既然组建了护卫队,接下来就是建立起护卫队的组织架构了。于是、哈大.敖嘎就提名吧根。呼和巴日为哈大部族护卫队大队长。他的堂弟;吧根.哈尔巴拉为副大队长。护卫大队下设四个小队,每小队五拾人,乘余的二拾多人就组成一支首领近卫队,直接听命于部族首领,各小队长分别为:巴图.乌力吉,胡和鲁.赛和,博罗特.巴音,吉日.奥尔格勒,近卫小队长则由兀梁哈.苏德担任。另外任命以往常为大家办喜庆宴席时掌勺的巴雅尔.通拉格为炊事领班,并令其带领部族中几位有烹饪经验的老大哥负责部族的吃喝饮食。

经过了拾多天的准备工作,敖嘎看到一切都准备就绪,怕时间耽搁长了引来难以估量的后果。遂决定把老弱病残的牛羊马匹杀了,让大家在即将开家乡前好好地饱餐一顿。他又考虑到这回出走路途险恶,更不知路在何方。所以、他让大家把吃不完的肉用盐腌制起来留在路上不便于开火的情况下用作应急的储备粮,并嘱咐大家带备足够的饮水和食物,把拆得下来的物件都拆下来装车带上。

次日一早、这帮饱受战乱□□的吉日嘎朗邨民洒泪告别了世代赖以生存的故土,踏上了新的征程,浩浩荡荡地向远方进发了。他们此番一别、不知何时是归期,也不知道路途有多远,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地逃离这个战乱不断的人间炼狱。

这个刚组成的哈大部族出了吉日嘎朗地界后,面对茫茫旷野谁都不知道该向哪里才是正确抉择,反正就是向着远离兵祸连连的蒙东平原的方向奔逃就是了。刚起程的时候,敖嘎怕这么一大帮人举家迁徙,会引起各路豪强的注意、特别是突厥匪军分布最密集的吉日嘎朗区域。他除了让大家加快脚步、途中别与路人答讪以免露出破绽以外,还让护卫队扮成突厥兵押解外族人畜回大本营的模样,护卫在队伍的两边有序地行进,经过了这样的安排确实也减少了途中很多麻烦。因为、当时突厥人在蒙东平原风头正劲,一般的强盗流寇是不敢招惹突厥人的。而突厥人的部队又以为他们是押解“战利品”回老巢的队伍。所以、他们只用了几天就有惊无险地逃出了蒙东平原。

由于当时没有地图更没有指南针,加上信息闭塞,这帮急急如漏网之鱼的哈大部族,只知道不逃向军阀们激烈争夺的东面和北面就是了。为了避开突厥军队的耳目,他们一出了吉日嘎朗区域后就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左穿右插,专挑人烟稀少的僻静荒野小道走,这么一来、免不了被一些穷凶极恶胆大妄为的草寇仗着地形熟悉来侵扰,企图在这群迁徙的队伍中捞一把。虽然这些小毛贼不会对部族构成多大的威胁,但他们神出鬼没倒也给哈大部族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当然了、这区区毛贼草寇哪里是哈大部族护卫队的对手?不过、经过这样三番五次的折腾,还没完全逃出蒙东平原就搞得晕头转向都搞不清哪是哪了,只能向着早上太阳出来的反方向走。走着走看、一开始的时候还是人烟渺渺的,但走了几个月后,路上的行人居然续渐多了起来,他们也不那么在意,又继续走了几个月,这个时候偶尔还会看到在熙熙攘攘赶路的人群中夹杂着一些驱赶着大群大群的牛羊马匹的商贩。

看到逐渐热闹起来的场面,敖嘎还以为七转八拐地又回到了蒙东地区的大都市了呢!但要是就此转过头往回走,又怕更加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