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往昔(3 / 3)

日起就打定了主意生是哈大家的人,死是哈大家的鬼了。至于“老故以后”的事;牧民大姐讲到这停了下来,有些悲怆地伸手指了指西面那座土坡继续说:姑娘你看!那个土坡就是我们“走到尽头”的最终归宿的地方。

大姐:要是有朝一日解除你与哈大家签署的“包身劳仆”文书,让你自由地离开哈大家,到外面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安享晚年,你愿意吗?

千万别!姑娘:我们这身老骨头身无分文,离开了哈大家谁管我们吃?谁管我们穿啊?我们到了外面连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不饿死也得冻死!姑娘:哈大家对我们算不错的了,比起其他家族的“奴隶”来好多了!我们只求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就知足了!反正、在这里看着羊吃草也不是很劳累,只是时间长一点而已。孟和发现这俩大姐对现状似乎挺满足的,就没再多说什么,道声珍重后就继续着她的走马绿茵之旅。

孟和顶着烈日、冒着风寒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勘察完整个哈大牧场回到庭院后,“马不停蹄”着手绘制哈大家族地域版图。她把哈大家族方圆数百里牧场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然后又将每个区域划分为数个板块,再在这些板块上以拾至二拾里宽、三至四拾里长分隔出一块一块的小牧场,并且计划在这些分隔出来的地块边沿种上树苗作为分隔线。最后、她把哪个区域适合牧马,哪个区域板块适合放羊都作了规划。并且将每一小块牧场打算初步投放多少头牛羊,多少匹骡马都清清楚楚地标注在每一小块的图纸上,再在每一小块的牧场将能产出的经济效益作了预算。最后、她将用了拾多天才整理出来的改造方案写成一份详尽的规划书呈报给婆婆。

老太太看了儿媳的规划书后才明白这几拾年来牧场面积增加了不少,收入不但不见增长还略有减少的原因。以前她总在想、怎么牧场面积增加了不少,放牧的人数也有所增加,但收入总不见增长、有些年份还略有减少,是不是我不经意间惹恼了财神爷啊?看了儿媳对整个哈大家族产业全面分析以后,才终于明白个中缘由!原来是那群“包身劳仆”越来越老迈,年轻壮健的劳动力又受限于“包身劳仆”身份的制约,至使家族里的“包身劳仆”队伍越来越臃肿。缺少了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用这样越来越老龄化的放牧队伍放牧、产业效益怎不越来越低?想到这、老太太长叹一声:哎——!用这样一大把年纪的劳仆放牧,马跑得快一点都有可能把他们的一身老骨头架子给颠散了!还怎能到远处放牧?况且、身为“包身劳仆”是不能夜宿郊野的。照这么看、牧场再大也是枉然,那一大片的牧场搁在蓝天下白白地耗费掉就是必然的了!

老太太虽然出身于将门之后,也算得上是个有韬略的人了。但地图、只是年少的时候在爹爹的行囊里看到过,她一直都以为地图只是用作行军打仗的,从来没有想过自家的土地也能用一张羊皮纸制作成地图表示出来。不单止如此、还能在图纸上看到被儿媳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牧场,在每一小块的牧场上还预算出令人兴奋不已的耀眼的财富数字。太神奇了!“心里想”这丫头真了不起!还好我够英明不落俗套,选了个能掐会算的大商贾闺女做儿媳!不然、哈大家族的财运家势必会从此凋零枯萎了。不过、在这个丫头的整个规划里面,其他的都好说,就遣散“包身劳仆”这码事难办。因为“包身劳仆”不单止牵扯到祖宗留下来的祖制,还牵涉到其他的方方面面。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但一直按祖制行事,年迈体衰的“包身劳仆”势必越来越不中用,而这一群体又是改革的关键一环!怎么办?还是把丫头叫来商议一下再说吧!这丫头脑袋瓜子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