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哈夺隘(4 / 5)

大哥!现在你别那么多感慨喇,你就说我们接下来究竟是去夺回“阵门隘口”还是去迎头痛击那队不知死活地冲进来的南蛮子得了。

当然是要去夺回“阵门隘口”呐!那队一千来人的队伍冲进来的目的只不过是要救出先前被困的几百名“忠勇军”而已。就算给他们冲得进去,两军加起来也只不过是一千多人。而郭献祖这老狐狸手下有几万军马,几万对一千多、还不能取胜吗?所以、我们只要把“阵门隘口”要道夺回来、并且死死地把“阵门”封住就行了。不过、不是让我们的五百蒙古勇士直接去和那帮勇悍的南蛮子拼命、而是去督战。兄弟:你现在立马找郭献祖调一万军马给我,还有、把那些大炮也给我全部调来,反正他那里是一团混战,大炮也用不着。

话说吕确梁、吕确伟兄弟俩领了铁芸的将令不敢怠慢,立马领兵抢占了距“阵门隘口”通道一百余丈的制高点。并各派出两百精壮士兵到仅有两三丈宽、长约两里的“阵门进出通道”上挖“梅花陷马洞”和埋设干草、火油、火药等燃烧材料。其余将士则在各自镇守的阵地上挖掩体和战壕,将山上能搬得动的石头尽数般到阵地的最前沿,并在不那么陡峭的坡地上挖陷坑。他们这样争分夺秒地做着战前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可以在战斗打响后减少牺牲,多流汗换来的是少流血,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这边相“兴宋忠勇军”在两位吕将军的带领下,火急火燎地修筑工事。那边相成千上万的元军在两哈兄弟的督促下向“阵门进出通道”蜂拥而至。本来吕确梁和吕确伟想在阵门进出通道和靠近通道两旁的坡地上再多埋设些硫磺硝石和易燃易暴的材料的,但见元军的骑兵挥舞着明晃晃的马刀嗷嗷嗥叫着逼近了,不得不下令将士们迅速撤回到山上的掩傅内。

哈大必烈在战前制定的战略部署是这样的:令他的副将哈大母鲁率领四千骑兵在前,六千步兵紧随其后,他自己率领五百蒙古骑兵勇士在步兵后面压阵。大部队到战阵前沿先部署好不急着进攻,等到行动缓慢的炮兵选择好适合炮兵作战的有利地形后,先用大炮分别对握守“阵门通道”的两制高点上的“忠勇军”一轮狂轰。然后步兵从正面佯攻掩护骑兵从“通道”冲出去,绕到两“制高点”的后面,然后将两“制高点”分割包围,达到前后夹攻之势,令两“制高点”上的“忠勇军”顾此失彼。

如果元军按哈大必烈的战前部署,攻陷两座小山岗上的“忠勇军”阵地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可惜哈大母鲁是个急性子,而且还狂妄自大,根本瞧不起那两千余众的“忠勇军”将士。他率领四千骑兵旋风般杀气腾腾地来到“阵门”处,不等后续的步兵到来就要在两制高点之间的通道冲过去。他是这么想的,那些南蛮子在通道两边的山岗上加起来就只不过只布置了两千左右的兵力吗?而那条通道也只不过两里长左右,我率领骑兵打个哈欠的功夫就过去了。这才叫兵贵神速、攻奇不备,等步兵来到在正面进攻的时候,我已经绕到那两座山岗的后面对其展开攻击了。何必那么大费周章用那笨重的大炮?一万多将士对付两千多敌军还不手到擒来的事?大哥太谨慎了!

哈大母亲鲁耀武扬威地挥舞着一对合共足有50斤的狼牙棒冲在最前面,在即将进入“阵门隘口通道”时双棒向前一指、如狮吼般狂哮道:娃儿们!前面就是“阵门进出口”的通道,你们要趁敌人还未来得及有足够的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去绕到敌人的后面截断其退路。谁畏缩不前、贻误战机者我一狼牙棒砸了他。

这哈大母鲁虽然鲁莽、但不是个傻子,他下完号令后就退到冲锋队伍的边上手握那双碰一下就皮开肉绽的狼牙棒瞪着铜铃般血红的眼睛盯着面前经过的兵士们。这个身经百战的家伙最清楚什么情况下冲锋冲在前面安全,什么情况下冲在队伍的后面才能保命令,又什么情况下冲在队伍的中间是最为稳妥。像现在这样在狭窄的通道上冲锋,冲在前面必然成为众矢之的,这家伙才不会那么笨呢!

通常敌方握守阵地的人数不多、阵地又是临时构筑的情况下,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