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奇缘(四)(2 / 6)

造各种船只吧,以后全军将士任由你选,全军所有的原材料都首先满足你的造船需要。铁芸、赵妲:你们两位女将负责到周边州县大量采购造船材料。郝元帅:你负责加强周边州县政权建设,加紧在这些州县的物资征调,寻仿能工巧匠并聘请到淀上来为我所用。我明天就去海王山要塞礼聘杜总兵共谋抗元兴宋大业,赵衡一一布置了忠勇军主要管理长官的任务。

众将官一听王爷要亲自以身犯险都惊呆了,纷纷劝赵衡以兴宋抗元大业为重,不可以千金之躯轻闯龙潭虎穴,另派其他大将去较为稳妥。不过、这其中大多数将领都是真心担心这个担负起整个抗元大业的王爷安危的,但也有少数人只是为了逢迎拍马、为日后升官博取好感的。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大家都是一片好意。

各位将军:就算海王要塞真的是龙潭虎穴我都要去闯一闯,正因为去海王要塞非常凶险,又不知道那位杜总兵对我们的态度如何。所以、冒这个风险真的非我莫属。因为、在坐的各位将领都是我们这支兴宋抗元大军的精英瑰宝,少了哪一位对我们的抗元大业都是巨大的损失。况且、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我朝大将”,我不亲自前去礼聘;显得我们不够诚意。众位将官不必担心我的安危,如果我出了什么意外,你们要听从钟、郝两位大帅的号令奋勇杀敌,将兴宋抗元大业进行到底。

在坐的众位将官听了他们的王爷一番情绪激昂的慷慨陈词后,个个感动得满目泪奔。连那些原本想来忠勇军只是想寻个暂时安身之所的“不坚定分子”都被他的一番表演感到羞愧不矣。

王爷:那您准备带多少兵将去?如果您非要亲自出马一定要多带精兵强将以应不测,将官们见劝说无效就希望他多带兵马以策安全。

众位将军:兵法有云;兵不在多在于精、将不在勇在于谋,我只需大木船一艘、善于海上驾船的兵勇拾数名,随从军校五名足矣。

大王!这怎么行?众将官一片质疑之声。

众位将军:这个决定不是我一时兴起贸然托大,我是通过深思熟虑的。大家想想;杜总兵是个何等人物啊!如果他没有效忠国家、救我大家子民于水火的忠心,哪怕我们全军出动又能奈他何?大家放心吧!只要上天怜悯我对大宋子民的一片赤子之心,让我能顺利到达海王山要塞,就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和对社稷的赤诚,定能说服杜总兵前来与众位官兵一同讨伐胡虏还我山河。

钟元帅:请在你军中挑选两位精灵伶俐水上功夫最好的军校供我调遗。

得令!钟得江应声而去。

铁芸大将军:你也在你的荷塘巾帼敢死队挑选两位身手出众的女英雄给我差遗。

末将得令!英姿飒爽的军中玫瑰鹂鸣般也应声而去。

王爷:您不是说要带上五位军校吗?现在才四位啊?还有一位是谁啊?要么带上我吧。

带你去?你的阵地谁去守啊?把我的侍卫小宁子带上就行了,那小家伙满机灵的!

一切安排妥当正准备散会的时候,大王:末将还有要事禀告请批示。群英堂上一位身材像铁塔般魁梧的壮士出班禀告道。

郝元帅有何高见请指教!

王爷!现在大宋江山在鞑子的铁蹄下山河破碎,万民惨遭鞑子□□民不聊生,在华夏锦绣大地上能有实力与鞑子抗衡的宋室子孙里面就只有王爷您了,你何不承袭宋室天下蹬基为帝统率万民驱除胡虏?不管怎么说;以我们现在的组织结构,只不过一方诸侯而已,很多事情做起来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比喻、以您平夷王的身份去请杜总兵,已经表达出最大的诚意了,但您并不能代表朝庭。如果您蹬基为帝,那情形就不同了,你不是去请他共同抗元,而是您礼贤下士,亲临要塞下诏让他出兵勤王,其结果就会事半功倍。为此、请杜总兵的事不必急于一时,等我们择个吉日,王爷蹬基为帝后再另行出发不迟。

群英堂上众将官听了这个提议后个个欢欣鼓舞,齐齐跪请赵衡顺应民意蹬基为帝。

赵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