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神秘地问:“张娜拉‘圈钱门’事件大伙知道吗?”
其他几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啵。”
陆远将餐具上裹着的那层薄膜戳破,抬头就见大伙盯着自己看。
他茫然道:“都看我做什么,我又不认识她,最早听说这个人,还是大三时电视剧《豆蔻年华》播出,那部戏她和柳亦菲共同出演。”
桌上摆着一盒果盘,刘施施从里面拿来一颗蜜桔,剥开,将那层白丝儿剔的干干净净。
她眼睛弯成月牙状,把橘瓣递到男朋友嘴边,闻言又呼的一下缩回去。
陆远瞥了她一眼,鼓着腮帮子,无语,小醋包是吧。
伸手就从她嘴边抢回来。
刘施施:(┬_┬)
陆远没好气地揉了下她的脑袋。
刘施施:(︶︿︶)
张娜拉应当是第一批来内地发展的韩国艺人。
2004年左右,彼时内地影视业还未成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张娜拉在韩国已小有名气,她的父亲不满足,想要女儿走向更远的地方。
于是将目光先后放到霓虹和大陆市场,事实证明第二个选择才是正确的。
张娜拉在内地的第一部戏是《豆蔻年华》,而后靠着《刁蛮公主》中“司徒静”一角彻底大火。
红遍大江南北后,获得无数内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
2008年奥运会,她更是受邀参与《bj欢迎你》的录制,一袭黄色连衣裙,在一众明星里,显得格外亮眼。
她是首位,也是仅此一位,唱这首歌的外国女星。
遗憾的是前几天,一场舆论爆发。
陆远听吴朗提起过,说是张娜拉为宣传新电影,回韩国参加脱口秀节目《强心脏》。
本来只是个普通的节目,没想到她在节目中说嗨了,来了一句:“爸爸总是在经费紧张的时候,逼我去内地不断拍电影,我很累。”
节目组本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直接给配了一个:“逼我去内地赚钱。”
这话传到国内,再次发生改变,在某些推手操控下,变成缺钱就去内地赚。
国内媒体哗然,节奏带的飞起,俨然成为一起新的“辱华事件”。
虽不是张娜拉的本意,但这件事儿最终还是走上一条不可控的道路,一众网友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谩骂。
桌上几人就“圈钱门”到底是真是假开始议论。
陆远没怎么参与,这次争议闹得很大,绝大多数网友都在声讨抵制,张娜拉能不能在国内继续混下去都是未知数。
其实张娜拉的经历并不是个案,在娱乐圈中属于普遍存在的现象。
她的例子,也给了陆远一个警告。
言辞的力量巨大,作为一名演员,除业务能力出色外,还需谨言慎行,同时也需要具备敏锐的嗅觉和高度的舆论意识。
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力量不容小觑。
随着国力增强,尤其是去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国内娱乐产业趋向繁荣,社会舆论的监督也越发严格。
微博上线后,明星艺人的一言一行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一个不慎的失误,或将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受到无情的批判,乃至事业彻底崩塌。
毕竟网友大多盲目而从众。
媒体的断章取义、不顾事实是一方面,网友纯乐子人,没谁愿意去深究真相也是主要原因。
事实上,陆远亦觉得此次言论过度解读背后,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无论张娜拉说没说过那句话,即使她打着“文化交流”的名头,可她来国内的目的就是赚钱。
不止她,以前眼睛长到天上的港台明星同样北上。
偌大的内地市场,倘若将来有欧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