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意外的选择(3 / 3)

是相貌,还是实力。

你也许要问了,普通不好吗?

从一般的角度来说,确实选一个普通的对手更好。

但是,程敏慧这次参加比赛,还有别的目的。

我们在前文也说了,程敏慧参加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奖金给动协做开支用的。

但是,奖金的数额有限。

要重建猫舍,又要做绝育,还要给动物改善伙食

零零总总,几千块钱的奖金是不够的。

所以,赛前程敏慧就提出了一个思路:在这场比赛中扬名,为动协做一波广告。

利用名人效应,再次向学生发起募捐。

只要程敏慧成为学校的当红“明星学生”,利用她的影响力发起募捐,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比赛奖金撑死了也就1万,学校里爱心泛滥的学生可不少。

遥想第一次募捐的时候,那个时候动协还没成立,程敏慧也没有多大的名气,还不是募集到了几千块钱。

所以,募捐的思路是可行的。

总而言之,比赛奖金要拿,还要赢得漂亮,打响名气。

打败孙家琪算什么本事?

观众只会认为是两只“小鸡”互啄。

要想观众记住你,就要比赛精彩,索性挑个最厉害的。

场上目前最厉害的,无疑是褚丽娜了。

赢了她,名气就都有了。

前提是,程敏慧有把握赢褚丽娜。

程敏慧一番分析后,发现自己赢褚丽娜的机会还挺大的。

首先第一点,第二环节的答题除了知识面要广,在答题板上写字的速度也要快。

刚才第一环节,程敏慧就发现了褚丽娜的一个弱点:她的大拇指似乎受伤了,写字不快。

利用这个弱点,似乎有些胜之不武。

但是比赛场上就是这样,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在最佳状态下竞技。

女性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碰到生理期,还不是要硬着头皮上,不可能存在完全公平。

第二点,江飞宇让人分析10个决赛者的那份报告,许仕林也厚着脸皮要来看过。

可以说,程敏慧对其他9人的答题风格和知识面储备,也是有比较深了解的。

褚丽娜确实知识面很广,但是她擅长的还是文科领域。

她初赛和两轮复赛成绩好,那是因为都是选择题,她的相对偏科的缺陷被掩盖了。

刚才程敏慧认真分析了前面第一环节,以及第二环节前两轮1v1的题目,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文科类的题目,出现的越来越少了。

即:第一环节出现文科类题目多,后面环节出现理科类的题目多一些。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猜:决赛的题目应该是文理均等的。

既然前面第一环节出现文科题多,那就应该后面出现理科题多,这样才平衡。

这个微妙的现象,值得程敏慧赌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