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无惧困难,苏曜持节出征(4K)(2 / 4)

将士而言,防守的最大困难,并非城外那些一眼望头的数万乌桓叛贼,而是他们自己。

轻骑追击的公孙瓒将士们,压根就没带什么辎重粮草。

而更令人绝望的是,管子城这座本就不大的边境要塞中,那些极其有限的百姓,也早就在之前的连番战乱中避居辽东了。

所以,对于公孙瓒等人来说,就地筹粮,也完全成了泡影。

甚至,不但没有粮食,连出城樵采,获取生火做饭的木材,都在眼前的围城大军下成为了奢望。

此乃绝地。

若是没有援军,只要再过月余,他们吃完城中最后的存粮后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而援军

公孙瓒在此次一意孤行的追击后,便没在考虑有援军的可能。

他带出来汉胡骑士们,便是幽州最后的机动力量了。

对此,丘力居自然也是十分楚公孙瓒的处境的,他一点都不急着攻城。

他乌桓骑兵本就不善攻坚,之前平原城下张纯等人的那番惨败更是给他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

虽然此人不是那个凶狠的,势不可挡的苏姓大将。

但是白马将军的威名却是更早的就名震了塞外。

为了防止这个威名赫赫的将军发出拼死一搏的困兽之斗,给他这好不容易聚拢恢复的大军带来沉重打击,丘力居是坚定的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战术,誓要困死这个白马将军。

是的,困死,不是杀死。

丘力居不想杀人,也是他采取此番战术的一大原因。

他是部族的大王,不是那些小兵,他优先要考虑的是自己部族的生存问题。

这番叛乱,虽然是那张纯鼓动,但是他们长期食不果腹,饱受征发之苦才是根本原因。

这次张纯身死,乌桓各部逃亡,丘力居在反击公孙瓒的时候便已经在考虑该如何收场了。

而答案很明显。

谈判招安,才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对于招抚一事,在他们发起这次进攻前,刘虞其实就已经派人沟通了。

但是当时声势浩大的他们完全选择了无视。

能凭本事抢更多,何必稀罕你施舍的那一点点?

然而,今时不如往日。

大汉凌厉的反击打碎了他的美梦。

那么通过谈判招安,多收点招抚钱,再争取点更大的地盘,显然是现在最有利的事情。

“去,把以前关着的那个刘使君的使节放出来。”

“让他先来看看这公孙将军,然后带话回去。”

“他也不想这赫赫有名的白马将军死在茫茫塞外吧。”

“不可以,不可以啊将军!”

使者公孙纪惊呼道:

“乌桓大军三万余骑,团团困骑都尉千余兵于管子城。”

“将军兵不过数百,如何敢于出击解围?”

“您这兵微将寡的,撒在那乌桓大军的铁蹄中,怕是顷刻间便被淹没了呀!”

公孙纪,这位代表刘虞出使乌桓被扣,刚刚被放回的使节现在是头皮发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刚刚听到的话。

眼前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度辽将军是怎么个情况?

自己明明已经告诉了他们情况。

连自家那赫赫有名的同族带着两千骑出去都被打的损兵折将,被困在那管子城。

他这刚刚过来还没怎地,就一拍脑门想着带兵出去解围?

莫非这小年轻不识数,还是听岔了我的话。

人那是三万余,不是三千,更不是三百!

就您这兵微将寡的是去解围啊,还是去送命啊?

朝廷这是发的什么昏,哪里找来了这么个不知死活的小年轻当度辽将军啊。

然而,心中不满归不满。

这度辽将军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