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后路
在南京城西,莫愁湖畔,有一栋如仙境般的庄园,被人称赞为“红藕花深画舫来,恍以仙馆即蓬莱”,乃是大秦最为有名的海贸商人邵正源于帝都别业。
莫愁湖,前宋《太平寰宇记》所载:“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
彼时,莫愁湖所在的位置,为长江中的白鹭洲。
明初洪武年间,莫愁湖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开发,沿湖畔筑楼台十余座。洪武帝曾与中山王徐达对弈于胜棋楼,诏以为“汤沐邑”,并赐予徐达。
其后,莫愁湖为徐达后裔、魏国公徐氏别业。其园枕湖带山,极具眺望之致,有“四美堂”、“胜棋楼”等亭阁楼榭,成为金陵名园之一。王世贞誉之为“故都之第一胜地”。状元朱之蕃在其所拟“金陵四十景”中,将莫愁湖以“莫愁旷览”列为“金陵第一名胜”。
不过,在清虏肆虐江南,进占南京,末代魏国公携众献降,虽然徐氏一脉未遭屠戮,但家产被悉数剥夺,后又被贬为庶人,最终穷困潦倒,一蹶不振。莫愁湖也自此衰败、楼阁倾颓,厅榭坍塌。
在孙可望入主南京,把持南明政权时期,在广州做贸易进出口的大商人邵炳灿(邵正源的父亲)就依托日渐兴盛的对齐贸易,迅速崛起,并在不到二十年时间,通过与朝廷各地官府的合作,几乎垄断了大陆近四成的茶叶出口,积累了巨万身家。
昔年,孙可望以秦代明,改朝换代之时,邵炳灿曾一次性地捐助白银五十万两,以示投效,足见其富豪。
正是在那个时候,邵炳灿将莫愁湖畔原魏国公府一片荒院废阁买了下来,作为邵氏于南京别业,投入巨额资金加以修缮和重建。
历四十多年,这座被重新命名为“邵园”的庄园,不仅景致更甚往昔,而且规模也更为庞大,几乎将半个莫愁湖围在其中,亦湖亦景,亦园亦府,美轮美奂,堪称南京名胜之地。
整个“邵园”占地面积约两百八十多亩,规模宏大,风景优美,造园艺术高超,内容丰富多彩,有“江南之冠”的美誉。
此园之美不但吸引四方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到此饮宴游览,还屡次作为朝廷的外交活动场所。
邵氏在修建此园时,除保持曾经魏国公府部分幽雅景色外,还筑小山,修湖堤,增建戏台、水榭,凉亭、楼阁,面积扩大至此前两倍之多。
园内小岗松柏苍郁,岗旁湖广百亩,与莫愁湖水相通,备有游船作游湖之用。园中不但建筑雕梁画栋,气势非凡。而且有柑橘、桃、梨、杏、苹果、柿子等果品诱人,还养有孔雀、鹿、鸳鸯,以及来自齐国汉洲本土的憨熊(考拉)、西施鸟(琴鸟)、威远的极乐鸟等动物怡情。
在“邵园”的东面是蜿蜒流淌的秦淮河,远处是沉沉钟山,片片画舫,点点渔舟在河水中若隐若现。近在岸边的海山仙馆,由一道高墙围绕。高墙之内是浩瀚如晦的大湖,内有三山、两塔和为数众多的亭台楼阁、长廊曲榭,临水屹立在湖的三面。
有一座构筑在湖水上的大戏台,可容众多戏剧名家在此演出。环绕湖边,是一道蜿蜒曲折以石铺砌而成的堤岸。湖上的三座山,高两低,高的筑有石道,回环曲折,可以拾级而登,低者奇石峥嵘,青翠多姿。两座塔,一在湖东,六角五级,以大理石雕砌;一在湖西,圆柱形。
“此盛景矣!”齐国丹王、访秦慰问使齐惟柠驻足在一座亭台内,看着莫愁湖在冬日阳光的斜照下,显出粼粼波光,一艘装饰极为豪华的画舫停于岸边,十余名绝色歌姬于船上或坐或立,莺莺燕燕,让人心驰神旷,为之迷醉。
“人似梦,浅唱客如仙,今宵且作逍遥醉,明日乘风化纸鸢。
风化情缘一场空,流水作飘蓬,红尘多少依稀月下逢。
不可期,风化雨露润春泥,人间逍遥客,奈何梦里总相依。
凭谁寄语三生客,为我添香一梦魂,风化无痕散作满乾坤。
一帘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