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欧洲局势的变化
1726年5月26日,阿姆斯特丹。
在欧洲大陆,若是论哪个国家最为重要和最有影响力,那绝对莫过于法兰西王国。该国拥有欧洲最多的人口,数量规模达两千多万。他们还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虽然在路易十四死了之后,囿于财政上的危机,将军队人数进行了一番裁剪,但其常备军规模也在十万人以上,冠绝整个欧洲。
说来也是奇怪,齐国驻欧总代表驻地却并没有设立在这么一个重要国家境内,而是一直将联合省的阿姆斯特丹作为常驻办公地点。
不过考虑到齐国与联合省之间长期的传统友好关系以及双方紧密的经贸联系,便很好解释了此番举止的重要意义。
是的,联合省是齐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直接和间接(主要是地中海转口贸易)贸易总额超过六千万元——嗯,大概折合45亿荷兰盾,这也使得联合省成为欧洲最主要的东方商品中转商,对其国内的贸易、金融和运输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其国内差不多有近五十多万相关从业者于其中受益。
有人说,经济是政治的最好润滑剂,更是彼此之间的强力粘力胶。囿于两国非常密切地经济往来,双方在政治、军事、文化和科技上都保持着较为深度的合作态势。
去年爆发的齐英战争,联合省虽然在表面上保持了应有的中立,但实际上,却在各个方面均倾向于齐国。
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霍伦等重要港口皆暗中为齐国远征舰队提供物资补给,荷属黄金海岸(今加纳)、荷属奴隶海岸(今加纳、贝宁、多哥和尼日利亚等沿海地区)的据点、堡垒,也对齐国海军舰队无偿开放。
尼德兰商人也会经常主动将有关英格兰的情报提供给齐国人,以供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对英格兰海上力量展开持续不断地打击。
更有甚至,荷兰的一些商人和船主会心安理得地将齐国掠来的英格兰商船和货物低价买下,然后稍微改头换面,便成为他们合法的财产,有效分担了齐国海外征战所花费的资金。
上述种种行为,无异于是对齐国海军的一种变相支持。英格兰驻联合省公使曾就此数度抗议,但都被尼德兰人所无视了。
没有趁机对你们英格兰暗中下黑手,已经算是我们比较爱好和平了!
“英格兰人对和谈似乎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诚意,他们根本不愿付出任何代价,便想轻易地结束这场战争。”
待仆人走出房间后,齐国驻联合省公使阎秋辉端起几案上的茶杯,轻轻地品啄一口,随即轻声说道:“他们托荷兰人带话,只要我们齐国停止战争行为,他们将会与我们郑重讨论商品进出口关税问题。至于茶叶、咖啡、棕榈油,以及棉布、五金、工具等工业制成品的配额取消,也是可以考虑酌情削减的。”
“呵呵……”潘广峰轻轻地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道:“将近一年的战争,英格兰人虽然在海上损失连连,但并未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心中多少存了几分侥幸。他们寄希望于我们齐国此次远征师老兵疲,势不能持久,在耗靡巨大的情况下,能见好就收,继而与他们停战和谈。但他们恐怕尚不明白,这场战争,若是没有将英格兰打服,没有震慑到欧洲各国,何能收兵?此战乃是我齐国于欧洲立威之战,不胜则谓之败矣。”
潘广峰乃是齐国第一任内阁总理潘其风之孙,曾在泰平帝身边担任了八年的政务侍从官,随后历任外交事务部欧洲司郎中、驻联合省公使、法国公使,并在三年前升任驻欧总代表、挂外交部右尚书衔,代表皇帝陛下和内阁全权处理欧洲外交事务,位高而权重。
作为资历深厚的外交官,潘广峰自然是深谙陛下和内阁对欧洲事务的外交政策,那就是让齐国成为左右欧洲局势的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此次对英战争,不仅仅是双方积怨已久的经济矛盾和殖民地冲突,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借助这场战争,打掉英格兰桀骜不驯的性格,将这根欧洲“搅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