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陈金山忙自己的买卖,和其他弟兄们也不怎么来往,虽然和陈涛的父亲都在城里,还都在西市区,并且两家的距离还不是太远,骑车也就二十分钟的路程,但是他们也走动很少了,除了过年过节互相吃顿饭,平时几乎互不往来。
因为两个人的人生观不同,人生路线也不同,陈涛的父亲是个务实求真的人,只知道脚踏实地地干活,走的是脚踏实地的硬核路线。
而陈金山好高骛远,走的是云里雾里的想当然飘忽不定路线。
只是自命为漠北第一富爷的他混迹江湖多半生,也没混出个什么名堂,倒是混成了一个十足的社会油子,说话办事像刮风下雨一样,没什么准头,谁瞅他都玄乎,都害怕,怕被他忽悠或者受他的连累,觉得他一辈子都没落到实处过一天。
陈金山虽然不像那些小混混,干些鸡鸣狗盗的勾当,但也是经常搞一些不在调上的动作,调性很屌。
这个陈金山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涉猎领域很广的人,除了打家劫舍不做,其他的事情看情况几乎都插手,平时大多数时间是在做买卖,不过都是不大不小的不太赚钱的倒腾,也谈不上什么生意,正当的不正当的都做,只要不太违法就干。
不过这个陈金山也有唯一的优良品质,就是特别仗义和热心,没有坏心眼,这在他的身上也算是金子般的品质了。
有时候“第一富爷”还会涉足一些江湖方面的事,帮别人找人摆事,甚至和漠沙市的黑道人物还有接触,总的来说混的还算有头有脸,还可以,也能够狐假虎威地在江湖上走几步。
最近他正在为别人联系一桩旧服装生意,打算把一家服装公司的库存货卖给一个南方的服装贩子,拉回去翻新后再拉到北方销售,他在中间赚点差价。
就在他和服装贩子俩人去工厂谈价格的时候,遇见了从国外回来的李雅琪的母亲周梅。
陈金山一看是周梅,马上就有一种自己的财运要大开的感觉,他才知道自己这多半生不曾发达就是因为没遇到周梅,因为他早就听说了周梅在商业界的成就和影响,只是没联系罢了。
原来,陈金山和周梅在二十多年前是同事,都在西市区的棉纺厂上班,而且还是在一个车间,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关系还很好。
后来周梅跟随丈夫辞职下海经商去了,陈金山还在上班。
没想到人家这一下海就成了商海的弄潮儿,竟然扬帆远去了,去国外了,从此和国内的很多人都断了联系,也包括他这个“漠北第一富爷”。
陈金山陪自己的朋友谈完生意后,打发走了朋友,然后就请周梅去了饭店。
虽然好多年没见了,但是见面后还是很熟的,两个人聊完了生意和商界的事后,就聊起了家庭和个人的情况。
由于多年没联系,周梅对陈金山的真实情况也不太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陈金山趁机一顿巧舌如簧的渲染,他的“漠北第一富爷”形象还真的在周梅的心里立住了脚,周梅信以为真了!
毕竟有同工之谊呢,再加上原来的印象也不错,陈金山在上班时还经常帮助周梅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让周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梅就放心地并且全心全意的把自己女儿的相亲大事,托付给了面前这个神通广大的“第一富爷”。
而且,周梅还承诺,如果陈金山能帮上这个忙,她即将在漠沙市开业的特种服装销售公司,将来就让陈金山当经理!
周梅也告诉他说这次自己和女儿回来就是考察市场的,大致情况已经了解了,事情也基本定下来了,女儿也同意,下一个月就准备租店面开业!
陈金山闻听此言马上就觉得有点飘了,身体有点晃悠,脑袋里嗡嗡直响,浑身酥软。
使劲儿摇了摇头,又悄悄掐了掐大腿,还有知觉,说明还活着,仔细又让周梅说了一下对自己的承诺。
周梅有些诧异地看着他,然后又一句一句地复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