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南部有一条河,名叫杨河。
杨河一路向东南蜿蜒,与大江相接。
吴国的船队便是从大江进入杨河,抵达杨国码头,再转陆路到姜国。
陆上有百里路程,算不上近。
但是姜国民间有规模庞大的独轮车,许多车夫都守在码头边上,等待运货。
此时,码头上有数百个推着车子等活干的车夫。
“今天不是交易的日子,吴国商船今天不会来啊。”
“对啊,十天前吴国商船刚走,还得二十天才来。”
“就算来,也是艘,用不了咱们这么多人吧?”
码头上有固定的车队,也有零散的车夫,加起来有上千人。
除了独轮车,还有一些两轮的牛车,运载量更大。
一些零散的车夫心中犯嘀咕。
“大活都是牛车的,咱们只能包点零散小活,不过看这个架势,小活也包不到了。”
“人太多了,不够分的。”
“怎么这么多人?多得有点不对劲!”
“还不是有消息说吴国船队来了,码头缺人缺车。”
“今天不是交易的日子……”
话题开始循环。
然后从一个小圈子里循环到另一个小圈子里。
这时候,不知谁喊了一声:“船来了!来了!”
人们纷纷站起身子,踮起脚眺望。
杨河水面上浮现出商船的桅杆。
“一……二……三……十八艘商船,十八艘商船!都是大船!”
“什么?没有小船跟随吗?”
要知道,平日里的交易,大船身边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小船跟随。
像这种十八艘大船的船队,还是头一次见。
可是不管怎么着,船来了就行。
十八艘大船,每艘船都满载的话,码头上这千把号人根本不够用的。
刚才还愁云惨淡的车夫们瞬间喜笑颜开。
吴国商船卸货,姜国一方的人员开始清点、装车。
交易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忙完这些,船商们匆匆忙忙到码头上新开的稷下饭庄点餐。
随即,十八个供桌在河边一字排开。
船商带着自家的船工烧香磕头之后,酒肉供品一股脑送入河中。
水中,精怪们美美的饱餐一顿,顺带接收了一批香火。
接下来三天时间里,它们就在码头处盘桓。
吴国商人会在这期间把采购的货物装船,三天后,返航。
水族精怪并不介意多等。
三天而已。
没有拜河神大人的码头之前,自己在水里一藏就是几百天甚至几百年。
三天时间,打个盹就过去了。
以往十年半辈子也吃不到一顿好吃的,现在隔三天就能吃两顿,真是太幸福了。
不过,吴国商人心中焦急。
“三天啊!三天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是啊!采买货物、装船就不能快点嘛?”
“要是一刻钟都不等,咱们现在就能直接返航,跑得快的话,晚上就能到姑苏城了。”
“三天时间,能多跑三趟啊!”
以前,这些商人根本没有时间观念。
急又怎么样?
地里的庄稼不会因为你急就长得更快。
水里的船不会因为你急就跑得更快。
急躁除了误事,什么用都没有。
但是现在,见识到河神的庇护,吴国商人同时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
以前低效而缓慢的劳作模式,让他们深恶痛绝。
可是看了一眼码头上忙碌卸货的苦力,吴国商人扼腕叹息。
姜国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