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长安城。
扶苏带着5个赵里学生,跟着他们身后的还有这些学生的家长,他们一行十余人来到这长安城当中。
看到这车水马龙的都城,赵里的村民有些拘谨,赵里虽然距离长安城不过几十里,但他们却很少来长安城,即便来了,也是半夜来到长安城的菜市,根本没有进入长安城的核心地区。
反倒是赵武等人好奇的打量长安城高大的建造,忙碌的人群,马车骆驼队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好奇心。
赵武惊叹道:“这就是长安城,好多人。”
扶苏笑道:“这里将会是你们人生新的。”
而后扶苏就带着赵里的村民继续前进。
“这里有骆驼!”
“那边有唱戏的,唱的是《天仙配》长安也太好了,不是节日也可以看戏。”
比起赵里村民担心被人看出是乡下人进城,他们的儿子往前不在意这些,看到任何新鲜的事情都要哇哇大叫。
最后所有人都围着一个糖果摊子前流口水。
赵武看着自己的父亲可怜兮兮道:“买点吧!”
“不年不节吃什么糖!”赵里的村民想要拉走自己的小孩。看到赵武拉着摊子不想走,他当即就把手举起来,要打人。
“你打吧!你打完了,等胡亥哥会回来了,我就叫他带我去南方,让你没有人养老送终。”
这话还真吓到赵武父亲了,虽然胡亥他们已经写信报平安,还说他们在会稽郡做下了好大事业,但赵里的村民还是心存疑虑。
想了想几个孩子的父亲还是给他们买了十钱的糖,分给他们解解馋。
而扶苏只是微笑的看着这一切。
而后扶苏带着他们来到一个写着柳市站的牌子下,没多久一辆两丈长的客车停在牌子下。
“客官要去哪?”
扶苏拱手行礼道:“我等要去长安第二十六中。”
这种现代化的名字当然是徐凡弄出来的,长安城几乎每个里坊都有中学,而这几年因为关中百姓富裕,他们舍得花钱让自己的小孩上学,这些父母带着自己的小孩来长安城求学。
于是长安城中学不断扩展,大大小小有有上百所,小学更是数不胜数,长安的适龄儿童几乎都上了小学。而长安也是徐凡确定了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城市。
当然也是因为求学的人大增,大汉的教育经费也是在不断扩大,不算学校的建设费,光支付给夫子的俸禄一万金,大汉朝廷的财政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大的教育投入。
所以比起几乎免费的小学,中学的学费就比较高,每年学费就有3000钱,只有关中中产以上的家族才能承受学费开支。
不过为了选拔人才,徐凡从自己的私库当中每年拿出1万金,用来资助那些学习好的贫困学生,每年大概可以资助3万贫穷的学子求学,主要资助的方向是关中和上郡等边郡贫困地区。
现在大汉的教育体系大致分三级,小学,中学,学府三级,体系还没有后世的正规,每级学完就可以就业。当然有家底的可以读中学,考学院。
这其中考学院对大汉的百姓来说不亚于另外一场科举考试,因为大汉朝廷每年都会招募大量的学院士子为汉吏,同时大汉上百个诸侯也会想办法招募他们。大汉的各官营工厂,私营的公司也需要这些人才。
毕竟开荒时期,农家,墨家士子都是他们诸侯国的支柱人才。所以考上学院,半只脚也算是踏上仕途。
现在大汉文明还处于大开拓时期,加之又处于产业链扩张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比暴秦时期多了10倍都不止。
现阶段任何一家学院的毕业生,都是被各方势力抢着要。即便是中学毕业,也能找到一份高薪白领的工作。
所以大汉有点能力的家庭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因为这种投入是真的可以看出产出和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