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农学院,是我们村第一个上学府的人,现在是农社的社长,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他带领指挥的。”
杜预看到徐爱民一群人停下拖拉机走来问道:“爷爷!”
而后看着徐爱民他们问道:“各位来我们村有何事?”
徐爱民笑道:“我们是游客,在村口看到几位老丈悠闲自得,所以过来闲聊几句。”
而后徐爱民看着一位老子道:“老丈,你们觉得朝廷的养老金制度怎么样?”
老人竖起大拇指道:“那自然是前所未有的仁政,古往今来哪有白白送钱给我们这些老朽的,也就是在我们大汉才有的好事情。”
其他老人也是纷纷赞同道:“要是没有朝廷的养老金,我等也不可能悠闲自得了。”
但杜预却有点不满道:“有什么好的,朝廷不公,凭什么我等农户只能获得五百钱,而长安城的老人可以得到两千钱三千钱,甚至更多。”
徐爱民听到这话一脸愕然,而后莫名的想起了自己父亲教自己的话,百姓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大汉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
大汉的新生代和老一辈是不同的,这批老人历经了秦末的乱世,吃过苦,受过饿,遭过刀兵,受过难,所以他们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500钱足够让他们感恩戴德。
但杜预却是大汉开国一代。他生活在物质充裕,制度完善,财富快速增加的盛世时代,即便他可以从历史书上知道战国时期的动乱,秦末乱世的残酷,但他依旧不能共情那个混乱的年代。
贾谊道:“养老金制度只是朝廷对老人的一个托底政策。让整个大汉的老人不至于老年生活困苦,城里工匠养老金高。是因为他们在工厂创造的价值更高。”
杜预对这套说辞并没有买账,他冷哼道:“朝廷是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要什么都讲效率。那干脆把朝廷开成商社得了。”
刘恒笑道:“你这小子懂什么,天下之事不是说声公平就能做的好的,办事情是要花钱的,你想要高福利,那就要有高税收,以养老金为例,每年开支接近两百亿钱,我大汉只有亿万百姓,增加两百亿的养老金就相当于要增加200亿的税。大汉百姓每年就要增加200亿的税收,一户五口之家就要承担上千钱税。这事你们愿意承担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