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子梁元帝写过一本《金楼子》,里边大肆臧否人物,自成一套标准,将东晋大司马桓温与诸葛武侯相提并论,都是忠臣典范。”
刘彻一愣,虚心请教道:“桓温何许人也?”
李世民沉吟:“也就是权倾朝野,废立皇帝,临终还想加九锡,逼帝禅让吧。”
刘彻:???
他闻言勃然大怒,以手击案道:“梁武帝怎么教孩子的,给朕死来!这都能一起相提并论,他配吗?”
可怜的梁武帝。
参赛拿奖励没有他的份,却依旧要成为被大家蛐蛐的对象……
“汉武帝,你这个表现不应该啊”,李世民打量了他一眼,随即话锋一转,“难道你还没看过自己的史书?桓温欲行霍光之事,这你一定很熟吧。”
刘彻:???
还在外头美食街上吃小吃的少年霍光,忽然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是完犊子的感觉!
此番商议停当,正要让朱祁钰拿出各种史书资料,讲解一下蒙哥大汗时期的蒙古情况。
评论区闪过一道文字:
【御史中丞张巡:太宗陛下,本朝形式岌岌可危,生民泣血天地同悲,微臣长叩昭陵前,请愿陛下前来主持大局,再造社稷。】
李世民愕然,忙问怎么回事。
等了好久,却不见张巡答复。
按照他的性格,是绝无可能故意晾着不回的,想来是忙于鏖战,十万火急,根本抽不出空留心评论区。
刘彻有些懵然:“第一轮许愿的时候,去病不是已经解了睢阳城之围吗?”
“太可恨!”
李存勖愤怒地握拳,“定是玄宗、肃宗这两个丧病玩意又不做人事,再起波澜,黄宗羲说得对,早该送他们上路了!”
二人不是他祖宗,故而,他骂起来心中毫无负担。
这一刻,李存勖宛如高洋附体,将二人骂得狗血淋头,惨不忍睹,一会儿“狗脚朕”,一会儿“让他们全家升天”,一会儿“阉了去陪赵构吧”。
众人拍案叫绝,李世民却听得眉心一跳。
亚子这般咋咋唬唬的,让他如何放心地将其一个人留下?
他本打算利用这次征伐蒙古的机会,好好调.教李亚子一番,回去务必要好好经营大唐,争取早日光复山河,缔造中兴。
亚子的武略是够了,文治吗……就是把十个他叠一块,那也不够。
总不能事事都压在人家郭崇韬身上吧,有几个肝啊,这么不顾死活。
安史之乱位面虽然十万火急,但李亚子那边一个处理不好,大唐同样要亡国。
李世民沉思片晌,忽然想到了某个扫兴的乡巴佬。
就你了,魏老匹夫!
“玄成,来”,他对着魏征招招手。
魏征一句“请陛下注意仪表,莫作如此市井动作”已经到了嘴边,正要开始劝谏。
却见李世民握住他的手,径直塞在了李存勖手中:“这一次征伐,你就跟着亚子,时刻盯好他,一有不对立刻指出来让他改正,知道么。”
李亚子:???
我敲,天降横祸!
真被这个老登盯上,全天无死角地进言劝谏,三百六十度杠上开花……
特么的还有活路吗?
他哭丧着脸,正要赶快让太宗爷爷打消这个念头。
李世民却语气悠悠地来了一句:“玄成,你是我大唐的股肱之臣,国家柱石,如今大唐江山的未来就交到你手中了。”
魏征一听,顿觉责任重大,腰杆挺得笔直,掷地有声地说:“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李亚子:???
等等,难道就没人理会朕的死活吗!
李世民又转头,看向郭崇韬。
对于这位出将入相,为了大唐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