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欲杀之。
讲他虎口脱险,又被宋朝高官出卖行踪,辗转至福建南剑州开府,一呼百应,募兵数万,在风雨飘摇中独自起师,迎上了元人的金戈铁马。
讲天南海北的仁人义士不愿见到山河沦丧,千里迢迢投奔在他的旗帜下,聚似一团烈火,从者亡家沉族,折首而不悔。
讲他反攻江西,四路齐出,三月之内收复千里疆域,然而军中爆发疾疫,张世杰又不肯出兵相救,终至孤立无援,兵败被俘。
讲他自杀却被元军主将救回,劝降无果后,为了摧毁他的意志,将他关押在战船中旁观了整个崖山海战。
讲最后的希望之光如风中残焰般被掐灭,讲三年的牢狱幽囚不见天日,讲一首锥心泣血又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讲他在囚牢深处听见雨声,化为甘霖滋润禾苗,心里想的是,“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讲从鲜活到死寂,讲血色淹没故国,讲夜半长河寂寂遥望的天南星。
讲竭尽所能却终究无力回天,讲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讲「人生自古谁无死」,偏偏这世上有一千多个日夜,他求死而不得。
讲受刑的那一天终于到来的时候,他穿过道旁目送的人群,昂首迎向了利刃,骄阳灿烂,帝国西沉。
讲后世人如何怀念他。
讲庐陵父老千里扶柩归乡,讲“不用新朝年号,但书甲子纪年”,讲登西台之恸哭,期望他的灵魂化为朱鸟,岁岁来归。
讲汉民族最后的脊梁随着他的离去而被折断,直到一百年后,才会重新升起。
也讲一讲于谦。
将他经年以来,对着文天祥的画像与诗词,“按图索引文山句”,一笔一画地写下平生志向。
又说,“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苟而全”。
要像他的偶像一样,留正气给天地,遗清名于乾坤。
……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却又分外震慑人心。
朱祁钰用了一个多时辰缓缓讲完,观众们的眼中已经满是泪水。
有人叹息于文天祥的命运凄凉。
在末世的天崩地裂中点亮最后一簇星火,燃尽心血,终究无法挽回天倾。
有人敬佩于他的千秋碧血。
这世上最难的不是投身白刃,而是明明有其他选择,归降元朝就可以当宰相、开国公,却还是选择了赴死,实乃汉家脊梁。
也有人痛骂元廷狗贼不做人,屠城掠地,无恶不作,真是天大的坏种。
还有人联想到了李来亨。
作为最后的反抗旗帜,自焚于茅麓山。或者是张煌言,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舍身取义,长眠西湖边。
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言论。
但也有一位奇葩出没,他就是……观众们都很熟悉的尔朱荣。
没错,他又又又来宣传自己的造反理论啦!
尔朱荣可不是一般的反贼。
而是将造反视为一项含金量很高的伟大事业,致力于在诸天万朝燃烧叛逆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自从上次劝说辛弃疾造反失败后,他回去认真反思了一遍,还把傀儡皇帝元子攸提溜过来问了问。
元子攸表面顺从,内心暗自冷笑,袖间寒光隐露。
尔朱荣与他交流一通,愈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为什么辛弃疾不肯听自己的?
一定是这人太憨了吧。
尔朱荣这么想着,愈挫愈勇,又开始热情洋溢地劝说文天祥:
【天柱大将军尔朱荣:文天祥,做忠臣是没有出路的,唯有另起炉灶,自立为王,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天柱大将军尔朱荣:既然都单独开府招募人才了,仁人义士也是为你投奔而来,又不是为了赵宋,干脆更进一步,何必留在赵宋朝廷受这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