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4 / 12)

,伸手将他扶起:“吾儿快起,吾儿快起!”

本以为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谁能想到,竟然还有刘义隆这种卧龙凤雏给自己雪中送炭呐。

亲爹和功臣说杀就杀,颇有当年他为了拒迎二帝、大肆屠戮名将的风范。

这段时间,万朝评论区将赵构骂成了狗屎,任谁见了,都要涂上一口唾沫。

然而,就算赵构的风评差到了谷底,刘义隆却能始终与他并驾齐驱,分担了不少炮火。

《宋史.岳飞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岳)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在万朝观众心目中,刘义隆杀功臣的恶劣程度,与赵构不分伯仲。

都是第一等昏君,早死早好。

刹那之间,赵构望着刘义隆,心中涌起了一股极端的惺惺相惜之意,问道:“吾儿可是已有想法了?”

“那是自然”,刘义隆神色笃定,“要先搅浑这盆水,我们才有动手的机会,所以本殿下决定找人刺杀刘穆之。”

赵构一愣,转瞬就阴鸷地大笑起来:“妙啊!不错,是个好主意!”

刘穆之在如今整个帝国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作第二人想。

就算文天祥帮他处理了一些事务,但他依旧还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他一死,朝廷必将陷入短暂的崩溃和混乱。

刘义隆也笑了起来,一张丑脸愈发的神色狰狞。

他是从《宋书. 刘穆之传》得来的灵感。

刘穆之去世之后,刘裕伤心欲绝,屡次到坟前驻足静坐,一坐就是一下午。

更是在一次朝会上当众说:“穆之若在,当与我治天下,这真是「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这大概,就是帝王版本的「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吧。

百官当然很不高兴,纷纷质疑道:“如今圣主在上,英彦满朝,刘穆之再厉害又怎样,难道他在陛下眼中就完全无人可以取代吗?”

刘裕告诉他们,“是。”

穆之就是不可取代的。

刘义隆想到这里,微微冷笑,带着刻骨的恨意。

在他看来,自己贵为天子,当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恩威自操,生杀由断,杀个谢晦、檀道济以及其他的北府将领怎么了?

他也是为了保护大宋江山啊!

但刘义隆只是坏,不是傻,知道谢晦等人在刘裕心中的份量有多重,自己这辈子都拍马难及。

当然要报复回去了。

谢晦等人远在西夏,他动不了,那刘穆之总可以轻易下手吧。

父皇,你不是一向自诩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命运只在剑锋之上吗。

我要摧毁掉你最在意的人,让你也尝尝痛失所爱的滋味。

纵然贵为天子、手握江山又如何?这世间终究有些事,是你也无能为力的。

赵构问:“吾儿,刘穆之的丞相府防卫森严,你究竟要如何行刺啊?”

刘裕不仅将自己的天子剑留给了刘穆之,一应朝政大事,皆可先斩后奏,而且留下了精锐亲兵守护丞相府。

这特么根本混不进去啊。

“义父放心”,刘义隆信心满满地说,“有一个特殊的时刻,相府的防守力量会减弱,我已安排了人手混进去。”

天幕直播只播北府中人,却不播刘义隆和赵构这种不相干之人。

因此,观众们对此间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

翌日,一群早已等待多时的宾客在侍者的带领下,鱼贯进入丞相府。

刘穆之作为卷王,有一种特殊的癖好,即便吃饭的时候都在工作。

当然,这种工作倒不是批公文,而是和各路宾客聊天,搜集资讯。

各种闾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