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4 / 14)

瞑目。

文天祥又道:“先生,一起和陛下共历风雪、生死同赴的人是你,而不是我。你这般做,让陛下心中如何想?”

“史书所载,陛下在你死后悲恸欲绝,每一念及,辄流泪追思,古今君臣少有过此者。”

他的语气很轻,却又有一种直指人心的洞彻:“丧亲失友已是人间至悲,你难道想让陛下再经历一次吗?”

刘穆之哑然,垂落的指尖忍不住颤了颤。

“自然是不想的”,他想着史书里字字泣血的记录,缓慢闭上眼,“……我一时执迷,多谢你点醒我。”

文天祥并不居功,微笑道:“先生只是当局者迷。”

刘穆之既然解开了这个心结,决定严格执行医嘱,回去休息。

临走前他叮嘱文天祥:“那个考成法的事,你要多留心,如有谁不膺服,直接让柳元景去打他。”

北府兵主力都出征在外,但京城也留下了两员悍将镇守。

一是沈林子,专门留下研究火.器的更新迭代。

二是柳元景,他现在年纪还很小,未来战绩却很强悍,在名将纷纷逝世、青黄不接的阶段,独自挑起了帝国大梁。

刘穆之鉴于此,便让柳元景总领禁军,守卫宫阙和皇城。

文天祥肃然点头:“我现在就去和他商量。”

这个考成法,还是评论区一个叫张居正的人分享的。

张居正平日看刘穆之百般忙碌,事必躬亲,颇有一种见到「世另我」的感觉。

这么卷的帝国宰相不多了啊。

眼看刘穆之颇有积劳成疾的趋势,他仗义出手,分享了「考成法」。

大宋官员的噩梦从此开始了!

……

同样一个政策。

放在大明推行,自然是议论纷纷,沸反盈天,时不时就有文官上书叩阙,甚至抬棺死谏,痛心疾首地高呼,“国将不国,此乃亡乱之策!”

放在本朝,却压根没人敢吱一声。

刘裕出征在外,朝中便是刘穆之一言九鼎,所有事务皆可自决。

他在朝会上说要推行考成法,并不是和众人商量,而是直接发布命令,一条一条公布下去,必须立刻执行。

谁敢不同意?

怕不是嫌弃九族太多,想给自己来个断亲大礼包!

所采用的政策并非直接挪用大明版本,而是他改良过的,更适合本朝国情,也更精确细致的官员考核方案。

百官安静如鸡,明知刘穆之在自己身上钝刀子割肉,也只有唯唯点首称是。

当刘穆之问“诸位可有疑义”的时候,众人扭曲着脸挤出一个笑容,齐呼“宰相圣明”。

不服不行啊。

最头铁的那撮人早就被杀光了,全家都能在地下凑好几桌扑克了。

单单死掉也就算了,偏偏评论区的观众嘴还特别毒。

死了都要把人钉在耻辱柱上,痛骂不休,时时刻刻在诸天万朝的面前裸.奔。

刘穆之一言既出,大宋朝廷这架精密的行政机器,便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第二日,吏部尚书陈俊卿就拿出了考核表。

下辖十二个板块,三十六个细分的小条款,全方位无死角地对每名官员进行业绩评估。

评估结果,直接与官员的升迁考核、年终奖俸禄挂钩。

自评一份,同僚评价一份,来自中枢的考核人员评价一份,随机抽取一名朝廷之外的人士,如治下某百姓的评价,再来一份。

四份对照,即是最后的成果。

除去百姓评价,为了保护他们选择匿名,其余一切都是实名制。

倘若有人胡乱打分,与其他三者相距太大,远远超出了合理范畴。

特别是那种自评甚高,百姓评价却一塌糊涂的……

对不起,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