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娘家没吃饱。
郁离道:“娘,不用了,我吃饱了。”
她的三个妹妹都是可爱的,自从知道她饭量大后,同样也担心她没吃饱。
如今分家了,她们可以当家作主,想怎么做饭都可以,郁金煮了一大锅的杂粮饭,由着郁离可着劲儿地吃,一点也不吝啬。
所以今晚她还真是吃了个八分饱,完全没饿着。
郁离进堂屋倒水喝,喝完水后,她坐到周氏对面。
周氏不由看她。
“娘,我三妹想学刺绣,你能不能教她?”郁离开门见山地问,“如果你愿意,我让她带拜师礼过来,如果你不愿意,我让她去镇上的绣坊学。”
镇上的绣坊也有教女子刺绣的,只是需要走关系,而且还要交一笔银子。
当然,教也只是教一些简单的,毕竟绣娘都是靠这手艺活吃饭,担心教出弟子饿死师父。
周氏只是一愣,然后有些好笑。
她知道郁离的性子直,说话也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往的,和这样的人相处很舒服,但若是性子敏感些的,估计会觉得不好受。
周氏是个性子软和的,同时也是个和善的,总喜欢将人往好的方面想,反而喜欢郁离这样的性格,不用她猜来猜去,和她相处很愉快。
“让她过来吧,也不用什么拜师礼。”周氏温声道,“当年我学刺绣时,也没给拜师礼,绣娘看我可怜就教我了,她说这世道姑娘家生存不易,有门手艺,也能多条活路……”
不知想到什么,她面上露出伤感之色。
对于自己这门手艺活,周氏没想过藏着掖着,如果有人想学,她也愿意教。
其实她很愿意教村里的女孩子们绣花的,只是……
她心里叹气,青石村很偏僻,远离京城,这里的生活宁静而安逸,可她仍是不敢做出什么引人注意的事。
郁离静静地看着她,并不说话。
周氏很快就回神,朝她笑了笑,“你明天让你妹妹过来罢。”
郁离点头,“谢谢娘。”
“谢啥啊。”周氏不在意,“教你妹妹我还是很乐意的,我见过你三妹的绣活,心思很巧,色泽搭配得很好,光是这点就证明她有学刺绣的天赋。”
她其实很看好郁银,只是以前她和郁家没啥关系,加上郁家二房那样的情况,也不好说什么。
如今郁银想要和自己学刺绣,她肯定愿意教。
还有郁离这层关系,那更要教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郁离从县城回来,带郁银过来见周氏,同时让郁银给了拜师礼。虽然周氏说不用,但郁离和郁银都很坚持,觉得这礼是必须要给的。
为此郁银还将三房还给她的那二两银子给郁离,让她帮忙买拜师礼。
买礼物的银子自然不用这么多,只花了半贯的银子,剩下的郁离让郁银收着,以后若是周氏有什么事,让她多注意。
这时代的人对师徒关系看得很重,可以说是半个儿女的关系。
郁银跟着周氏学刺绣,名义上算是周氏的徒弟。
得知郁银要跟周氏学刺绣,二房的人自然是高兴的,就连郁老二、柳氏也难免喜形于色。
这可是手艺活,不说可以赚钱,甚至将来相看人家时,有这门手艺,选择余地宽一些,嫁人后,夫家也会高看一眼。
-
在郁银跟着周氏学刺绣时,周氏的桌屏终于绣好了。
不仅是她的桌屏,傅闻宵的书也抄好了。
如今郁离在县城干活,每天都要来回,周氏便将自己做好的桌屏交给她,让她帮忙带去绣庄卖掉。
这桌屏她绣了半个月,用的心思极多。
主要也是因为这半个月来,傅闻宵的身体没出什么事,不用她操心,又有郁离帮着干家务,家里有什么事,她都能搭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