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他们指点,纪元也要蒙圈一阵。
里面的细则还真是多啊。
府学编纂的童试录,到时候会发到下面各县,一般的学生都会买来学习。
就算没钱买的,也能借书去看。
这对没考上秀才的学生来说很重要。
不仅是发到下面学生手中,还要按照惯例送到京城。
虽说京城官员也不会多看,但会放到翰林院的藏书阁中,里面有着历年来的童试乡试文章。
放在后世来看,那就是第一手的史料。
等到翰林院得闲,还会抽出各地好的文章,重新做一本集锦,再献给皇上。
这既是他们的工作成果,也是代表朝廷取士的决心。
这些工作虽然复杂繁琐,但年年都有人做的,像聂县令就参与过一本童试录的编纂。
虽说皇上没有多看,但也是夸了的。
科举取士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纪元听着郭夫子解释,不由地觉得,自己对科举的复杂跟严谨还是小瞧了。
“那就等等吧,再者,我也不觉得自己的文章有多好,足以印出去供人传阅。”
只怕传的越远,他越丢人啊。
郭夫子只当他自谦,笑着道:“躲不了,就算到时候你不印,也有人传出去的。”
非法书商可不会放过你!
他们卖的也不便宜啊。
啊?
这古代也有盗版啊。
纪元还是道:“那等府学挑完,剩下我的再卖出去。”
不能便宜盗文狗。
更不能便宜盗版书商!
实在没钱的就算了,但要是有钱还要看盗版,并扯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不就是盗文狗。
这对花钱买文章的人更不公平。
蔡丰岚开口道:“我要给家里写信,现在终于考上了,也好给他们报喜。”
府试过了之后,他们就写过信。
如今院试过了,连生员公服都做好,更要给家里报喜。
他们在外面考试辛苦,家里人等得也辛苦。
李锦也点头:“我爹肯定等着急了。”
而且他还有个事想说。
他也想来府学读书。
府学看院试成绩录取生员。
前三可以直接入学。
他却是第五,还差了两名,不过这差得也不多。
当年堂哥李勋就是他家帮忙运作进了府学,自己说不定也可以?
李锦看了看纪元。
主要吧,他想跟纪元当同窗。
跟纪元一起读书学习,动力都不一样。
李锦甚至把这个理由写到书信里,他老爹看了,一定会同意的!
房间里安静下来,众人写着信件,这信越写,对秀才功名的真实感越强。
他们真的考上了,真的有颜面回家见爹娘了。
纪元自然还是给夫子们写。
想来夫子们已经知道他的情况,但还是自己说了更好。
要不要来府学的事,纪元顿了顿笔,并未多说。
不管怎么样,都要回去一趟的。
回去之后再说吧。
童试宴结束之后,他们都要回乡的。
宴会在五月初六,估计初八大家就会出发。
算起来,也出来很久了,差不多一个半月时间。
看着信件发出,众人的心又雀跃起来。
以前还要担心院试,现在院试也过了。
剩下的时间,是不是可以玩了啊!
至少在童试宴之前,他们都可以彻底放松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
便是陈举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新晋的秀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