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诏(4 / 6)

清太子有额娘后 鸦瞳 3439 字 4个月前

丰收年啊!”

十三阿哥笑道:“京西御稻,那不是太子爷的手笔吗?今年大丰收,汗阿玛可想好了如何赏赐他。”

康熙的笑容敛去,沉着眸子静静看向儿子。

胤祥恍若未觉,依旧自顾自笑道:“儿臣查了内务府万寿节当日的动向,也整理了账目和供词,汗阿玛可以瞧瞧,毓庆宫上下没有动手的机会,二哥是无辜的。”

他将那些纸册恭敬的捧在掌心上,奉到康熙面前。

康熙却并未伸手去接。

帝王好似刚刚认识这个儿子一般,眯着眼打量他,发出一声讽刺寒凉的嗤笑:“朕倒是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为太子求情的,竟然会是你。”

胤祥纠正道:“这不是求情,儿子只是陈述事实。”

“若果真有人下毒毒害汗阿玛,这个幕后黑手恐怕还藏在内务府中,伺机而动。”胤祥说着跪地请求道,“为了汗阿玛的安危考量,还请暂且放下对皇太子的成见,共同对敌。”

康熙笑笑,就叫他这么跪了小半晌,才问:“你说内务府有幕后黑手,可曾查出此人?”

胤祥摇头:“儿子不曾——”

“既如此,你执掌内务府不利,同样有嫌疑,如何能为太子作证清白?”康熙冷冷看着他,吩咐道,“梁九功,十三阿哥无能,叫内务府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将人给朕押送回贝勒府,禁足其中,不得与外界通信。”

康熙见梁九功半晌不应声,欲言又止的,似乎还想替胤祥说话。

他伸手指了相伴多年的大太监一下,沉沉道:“拎清楚你自个儿的位子,朕只说这一遍。”

梁九功顿时蔫儿了,伸手道:“十三爷,请吧。”

*

十三爷专程大张旗鼓地到了瀛台,帮胤礽呈禀了有利证物证词。而今,他虽然人被禁足府中,这个消息却飞速传扬出去。

没几日,大臣们请求释放皇太子的奏折便蜂拥而至。

御史们也撒开丫子干活了。将康熙从头到脚狠狠批了一通,就连先前万寿节宴席过于铺张奢靡一事,也不算在皇太子头上,尽往帝王一人身上叠。

康熙这回却没生气。

他消化了老十三倒戈之事,抬手一册一册阅览这些奏折,然后命梁九功将替胤礽说话的人名都一一记录下来。

梁九功可太熟悉万岁爷这一招“秋后算账”了。

在帝王眼中,囚着太子爷定是一箭多雕的好事。至少,能借此看出朝中到底隐藏了多少太子党,等事件平息之后,再随便寻个由头,将这些太子党羽该贬官的贬官,该弹压的弹压,必要时候,流放杀头,都是可以纳入考量的。

梁九功忍不住叹了口气。

万岁爷年轻时文治武功,何等风采,前半生都是在走一条难行的上坡路。如今,他立在坡顶傲视一方,不愿意继续往前,学着下坡,偏要在这窄道上与后来者争个高低。

终究还是想岔了啊。

另一头。

有李佳德宁暗中相助,赫舍里很快就查到了康熙的病因和用药情况。

以皇后娘娘的头脑,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康熙在打什么算盘。

她冷笑道:“玄烨强硬惯了,不会为了西洋药向储君服软,甚至还打算进一步查清楚太子党羽,进而剪除羽翼。”

“既然如此,就叫宫外的西洋药房暂且停工吧。穆里忙了这么久,也该送去个寻不到的地方,好好躲躲清闲才是。”

……

四月末,桃花开败了。

西洋药房的传教士穆里下落不明,康熙私下派周锐多番寻找,都不见踪迹,心里头也大约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曾经与他统一战线的皇后,今日为了太子来与他斗法了。

好哇。

这前朝后宫,竟没有一个是忠于帝王的!

正在这当口,前朝又出了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