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4 / 5)

清太子有额娘后 鸦瞳 2873 字 6个月前

盛京的“生息银两”。

于是脱口而出:“你可知内务府皇商借贷的生息银?”

觉罗氏一怔,垂下头道:“奴婢知道。”

胤礽对人的情绪态度转变十分敏锐。

他看出觉罗氏有些顾忌,便只好奇问:“盛京的皇商很厉害吗?”

这个倒是可以说。

觉罗氏松了口气:“皇商多是盛京上三旗出身,他们实力雄厚,多以贩盐、贩铜、运粮和售卖人参为业。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便是介休范氏和王氏。”

这两家都是内三旗包衣出身,世居辽阳,根深蒂固的。

胤礽一双小手认真地插着秧苗,理顺逻辑道:“孤记着阿玛说过,内务府将生息银两放贷给皇商,只收取极低的利息。可见他们借贷是有利可图的。”

觉罗氏便又紧张起来,结巴着笑道:“奴、奴婢不懂这些个。”

“那孤只问你,这几年来盛京的盐价、铜价、次等人参价格如何?涨了还是跌了?”

觉罗氏心中惊叹太子殿下的聪敏,连忙答话:“旁的不知晓,但盐价从康熙十五年至今,每年都在缓步上涨的。当家的这两年补着身子,奴婢也隔断日子去买些下等参回来,售价却是翻倍了。”

胤礽心中便有数了。

可以确认,生息银是有用的,但汗阿玛只将生息银两放给盛京大皇商,便不是件好事了。

同样的道理,盛京内务府也未必干净。

三官保可以按照汗阿玛的要求低息放贷,却未必能坚守底线,不被郑氏、王氏收买。

这样一来,生息银所带来的巨额利益,都被内务府内部侵吞了,哪里能达到阿玛所想的效果呢。

小太子冥思苦想,看着稻田里头每隔一段种下的秧苗,心中有了主意。

……

当夜,康熙和赫舍里被儿子一脸严肃地摇起来。

胤礽正坐在康熙面前,板着小脸道:“阿玛,我找到用好‘生息银’的法子了!”

康熙睡意正浓,被儿子晃醒了还当有什么大事呢。见小家伙一脸的故作老成,忍不住笑了:“哦?保成这般厉害,说来给阿玛和你额娘听听。”

于是,胤礽将白天与觉罗氏的谈话大致讲过,又按着打好的腹稿一一道:

“首先就是不能只叫内务府运营生息银了。可以放开给上三旗的王公和官员,由他们出面,设立皇当、官当,用典当铺来放贷给下头的人;”

“其次,就是可供放贷的范围。不止局限在内务府皇商,八旗官员和商人经过筛选审核之后,都可以来借贷。”

“最后就是生息银产生的利息银,可以用于旗人的红白事恩赏,笼络八旗兵丁,岂不是一举多得啦?”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人相互之间互相限制,局势就掌握在汗阿玛手中,“生息银两”才能发挥它本该有的作用来。

胤礽将自个儿费心学习一整日的想法说完,期待地看着康熙。

他第一次这么努力的想要追随阿玛的脚步,得到阿玛的夸赞,也希望他的一点作为能够叫更多人展露笑颜。

康熙与赫舍里沉默许久,对视一眼之后,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与感情复杂的泪。

为人父母的,看到孩子一夜之间成长如此巨大,总是舍不得的。

康熙伸出大掌,使劲儿将儿子带进怀中揉搓一番,又激动难掩地亲了儿子的额头,夸道:“好!好!不愧是朕的儿子。比朕当年更有一番作为。”

“舒舒,你将咱们的儿子教得很好!朕,要多谢你……”

康熙将妻儿统统搂入怀中,不知怎的,年少时那些个孤寂委屈便在这一刻涌出,叫他湿了眼眶。

他想,好在保成的境遇完全不同。

他有额娘养育,又会有他这个好阿玛时刻护着,总归只会有一条光辉坦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