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2 / 3)

姜枳面色不显,想到了那几支金钗和一枚玉佩,“当初送走的时候,可有留什么信物?毕竟我娘,她从没说过这事。”

周青月看着姜枳,眼中满是怜惜,“没有,只是些金银,八年前张娘子曾回周府过,说是银钱不够用,家中长辈很是担忧你的处境,又给了她一些。”

姜枳心中回忆良久,好似是有这么一段的,那时原主整日病着,姜大又沉迷赌桌,张桂芳被姜大逼极了,就说自己有门路,过段时日就给他银钱。

张桂芳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大概有大半年,原主在家的日子更是难熬,没了张桂芳,原主在家中常常没得吃的,只能去山中找野果野菜果腹,身体愈加不行。

周青月的声音将姜枳的思绪拉了回来,“之前我也是很奇怪,怎的有如此相像的两人,这才让人去调查,查到当年的事,只觉得很是难过,若不是家中母亲因这事病得严重,我都不知该如何向妹妹提起这混账事。”

姜枳听后,心中没有多少波澜,要说她去查,是一定好好查过的,要说心里的歉意,却是没有很多。

她还记得,上次元宵在京中相见那会儿,周府小姐对她可是面不改色的冷漠。若是那时就怀疑,为何不在那时好好问她,或者对她态度不同些?

不过,眼前的事,明摆着就是周府现在要接人回去。

“我在府中已是安排了院子,东西都是新的,准备的齐全,妹妹一回去,便能舒服住下。”

这是料定姜枳会跟着一起回去了。

姜枳还没想好如何回话,婆婆倒是问了一句,“你说枳枳是你家周府的小姐,今日来接人,怎么不见府中大人?”

是了,要是周府重视姜枳,思念姜枳,莫说那病着的母亲,就是父亲和兄长总该来的。

如今,只有周青月一人来,里面的说头就耐人寻味了。

“婆婆说的是,只是父亲在朝中,哥哥在书院,实在挪不开日子,母亲又思念得紧,我这才自作主张,来这想早点接妹妹回去。”

婆婆听到这,没继续说什么,倒是转身问姜枳,“你若想回去,就回去,若不想回去,我这儿还是有你一间房。”

姜枳从刚才开始,脸色煞白,似是受了打击一般,听到婆婆的话,这才抬头,“我从小就被双亲打骂,以为是他们不喜欢病着的我,而且,你说的周府给的银钱,我竟一分都没用过,如今知晓,自己竟然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自是一时难以接受。”

周府虽给了张家东西,但那些东西确实没用在原主身上,周府也休想用这些恩情将人绑回去。

姜枳又握着婆婆的手,“自打辛苦来了京郊,得婆婆垂怜,身子这才好起来,我……我想留在这儿。”

她当然想留在京郊了,有自己的生意,又不用去面对那一大家子没什么亲缘的亲人,何况,还有面前这位说着是为她好的姐姐。

两眼欲泣非泣地看着周青月,“而且,我若是回去,周府该如何向外说起我的身份,若说是双胎,岂不是又要被说不祥?”

那边周青月看着眼前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姜枳,先是惊讶一番,却又立刻面色如常,“这个妹妹不用担忧,府中会说妹妹是在外的庄子上养身子,如今身子养好,自是回府了。而不祥这种玄妙的话,不过是传言罢了,周府不会在意的。”

好一个不会在意,若是不在意,又怎么会在当初把人送走?常年不接回来,刚巧姜枳来了京郊,这遇上了人才想到了?

好说歹说,周青月今日是必定要带人走了。

姜枳苦着张脸,“若是我走了,婆婆一个人在这,又看不见,我不放心。”

周青月耐心尽失,不过强撑着给她好好说着,“要是不放心,可以带进府中照看,府中有丫鬟婆子,自是能让婆婆过的舒心。”

秦婆婆听到这话,连连摆手,道:“枳枳是周府的人,自是想回去就回去,我老了,就喜欢在京郊这僻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