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总喜欢点着,而且姜枳自己也不愿常用,毕竟长年累月地用着,伤身子,这里的香烛算是便宜的,姜枳准备买一些回去。
烛身颜色不同,代表的用处便不同,就说最寻常颜色中的红白二色。
红色,自然是婚嫁时候用的,而白烛,大多是丧事用,寻常人家用的,几乎都是暗黄色。
烛身的颜色,便决定了这烛火的价格,白色自然是价低的,寻常人家没有丧事都不会买来用。
奈何姜枳不是常人,她也不讲究这些,家中也只有她一人能视物,为了节约银两,买了许多白色的烛火,外加一些笔墨纸砚。
那老板见她买这些,只以为家中有丧事,便宜了不少,姜枳笑笑不说话,看着满屋子的烛火,说到:“要说精贵,我可知道一种烛火,您这里没有的。”
那老板也来了兴趣,“不可能,我们家三代在这京城卖这东西,就连京城中的望族办事,都要在我家采买,成箱成笼地买,我家要是没有,那在整个大成王朝也是绝对没有的。”
这话,姜枳听着耳熟,笑着说到:“那种烛火,因燃烧的时候没有飘烟,成名无烟烛,您这可有?”
那老板连连摆手,“绝对不可能,不说那百姓家里的油灯,就是宫里的烛火,也是有烟的,不可能没有飘烟的香烛。”
姜枳笑意更甚,与那老板说到:“您不信的话,下次我做几支来,若是起火无烟,您可收货?”
“若是真的,我自然收,不过盈利可要二八分。”
商人直接谈钱,姜枳便知道,她是来对地方,找对人了,“行,我八你二,下次我先做少量的过来,若是以后有了销路,再做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