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的酸柠檬不屑的哼了一声,他们的柔韧度也不如张通。
张通懒得搭理他们,正打算来个深呼吸,忽然发
现一旁的墙壁上挂着一排画,足足有十二幅。
待看清楚距离最近的两幅画,张通连懒腰都不伸了,直接走过去,一幅幅看过去,看的很认真,时不时的还点头不已。
面试已经开始,众人依照号码牌一一被叫进去。
“你这样的,一定刚进去,就会被赶出来,负责这次面试的欧阳大师最讨厌的就是你这种垃圾。”这人还没完没了了。
张通压根不理他,应了号牌,敲门走进去。
“各位老师好,我是十二号张通。”
负责面试的共有三位老师,这会儿齐齐皱着眉。
“你也太年轻了吧。”一位女老师感慨道。
张通身上还带着一股书卷气,看着就像是大学刚刚毕业,或者说根本没毕业。
这场比赛,其实是带着培训性质,下发的也是中级鉴定师的资格证明,含金量相当高。
也就是说,这个资格证明对经验要求很高,毕竟鉴宝绝对不是纸上谈兵。
“这是谁介绍来的?不是浪费我们的时间吗?”这个头发雪白的消瘦老头就是欧阳大师,很严肃的一个老头。
另外一位大师虽然没说话,也是面露不满。
张通发现自己居然半点都不生气,被误会习惯了,脸皮,哦不,是内心已经很强大。
“刚
刚的大厅里摆着十五幅画,从左往右分别是浙江大学苏白先生的《林间明月》,杭州吴江大师的《千鹤图》,清代书画家宋齐的《春日出游图》,明朝郑浩辉的《傲雪凌霜百菊图》……”
这一番说明,三位大师有些懵,这小子怎么会知道?
“别的不说,明代郑浩辉并不出名,你怎么会知道他?”欧阳大师第一个提问。
那幅百菊图还是他收来的,郑浩辉更是他在明朝一本《宫廷画师检录》偶然看到的,很少人听说过这位大师,即使是欧阳大师,也是不久前侥幸得知。
而张通不仅知道,还能准确的认出那副画。
之前最小开口的那位女老师姓杨:“还有,苏白先生一向低调,挂在大厅的那副画又是他最新改变风格之后的画作,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太奇怪了。
张通笑笑道:“知道郑浩辉老师,是在学校后街的老书街,里面有本书是专门介绍这位先生,据说他和陶先生一样,都是个菊痴。至于苏白先生,我很喜欢他,一直有关注,刚刚那幅画虽然和以往风格不同,但是他运笔的风格让我觉得很熟悉。”
这就是相当于一个擅长写文章的人,不论他怎么改变故事题材,个人的风格不会丁点不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