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当年的孙老师她也想确认一下。
进了孙校长办公室,莫如玉一眼就看到孙校长放在办公室那几张他年轻时候的照片,有两张就是县高中他当年的宿舍门口照的。
那间宿舍莫如玉和黄莹莹等几个同学还一起去过,他们几个住宿生五一节放假前夜在那间宿舍里还包过一顿饺子,这事莫如玉记得很清楚。
孙校长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伙子了,而莫如玉也不是当年那个好学上进一心想考北大的女学生了。现在他们都是人到中年,当年的孙老师比莫如玉大五六岁,现在依然大那么多。
孙校长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见刘老师和两位家长一句话也不说都各自坐着。
刘老师明显一脸的不高兴,那个长得像自己学生的家长正紧张地搓着手不时向刘老师看去,似乎想找机会和刘老师说上话,但刘老师那阴郁的脸又让她不得不放弃,但心有不甘的她又正在想法子想和刘老师缓和关系,郭君宁则一脸不耐烦地拿着手机鼓捣着。
看到孙校长进了办公室,三个人先后站起身。孙校长一边笑着让三人坐,一边往自己茶柜边走去。
三人坐下后,看到孙校长从茶柜中取出三套盖碗茶盏,又拿出北方人喜欢喝的三泡台,一边打开那三泡台的精致包装一边说道:“我听那位家长的口音好像是北方人,我也是北方人,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今天咱们以刘老师和孩子们为媒介,一起品一品这家乡的三泡吧,这茶还是我今年夏天回老家上坟时专门带回来了,平时忙也没时间泡它。”
莫如玉忙走上前接过孙校长手里的茶一边让他坐着说话,一边自己开始往几个杯子里放三泡台。
此时莫如玉还没来得及告诉郭君宁眼前的孙校长就是当年教过自己的孙老师。
郭君宁一听孙校长也是北方人,便笑道:“既然是老乡,这事就好办了,我也不说啥了,就提个小小的要求,以后孩子们学习的事情交给学校行不行,我们家长只负责孩子的一日三餐,保证让他们吃饱穿暖,至于学习的事确实教不了,我们要是能教还送学校干嘛,自己放家里不就教了,还一年交那么多学费,每天起早摊黑的早送晚接,费那个劲干嘛?既然交了钱是不是就算是有了合约了,要我们配合可以,要我们给他们批作业改错题那种事我们可干不了,早先学过一篇古文,里面一句术业有专攻的话我记得特别清楚。这教育的活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孙校长你说是不是?而且古代的学生我听说都是吃住在老师家里的,也就是说家长只负责交钱,其它的都教给老师了,我也没读多少书知道的也不多,也是听来的话,正好孙校长给我们讲一讲老祖宗都是怎么教孩子们的。”
孙校长一听郭君宁这话就是在将自己的军,便笑道:“这位家长说得好,这话我也赞同,古代开班收学生确实不易,不是每个村每个地方都有私塾的。也正是因为教学点少,所以有钱人才会把孩子送到好老师那里,吃喝拉撒学全包了。现在咱们国家基本是村村都有学校,每个镇子上也都有学校,孩子们的选择的余地大,所以有住校生有走读生,不管哪种情况,教学的主要责任肯定是在学校,家长的主要责任不是教孩子们那些书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家庭的影响力,引导孩子们做个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责任主要在学校在老师,这点我向你们明确,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书的责任是放在前面的,只有育人需要你们家长配合。我应该讲明白了,以后大家各负其责,当然了孩子们也是各有天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读书考试,有些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你让他把头埋在书堆里他肯定做不好,有些孩子天生就是读书的料,你把他放在艺术里再熏也熏不出结果,所以才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说法。”
郭君宁听到孙校长说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责任在学校在老师这儿时,便得意地侧过脸看着刘老师。
刘老师听到这儿脸也是一阵红一阵白,那孙校长似乎并没有顾及刘老师的尴尬,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