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2 / 8)

东周策 陈义虎 5162 字 8个月前

摆不定,未有诚心归附于齐,齐难见方伯之实也!”

齐公姜小白忿言道:“暨与鲁盟,便可座正方伯耶?”瑞孙颖摇首回日:“仍未可也!依臣之见,齐今未能真正问霸天下,乃在齐君未有实行尊王攘夷之制,诸侯惧齐之强,不敢逆齐之意,然未受齐恩,亟见齐室有难,诸侯亦不会倾心相助!”

齐公姜小白折言道:“汝今所言,倒与寡人管相所谏类同!既如是,汝与上卿还鲁陈言,如得鲁公姬同如齐纳币,我便应汝之言盟鲁,携领诸,共复中原盛世!”

闻君所言,上卿高傒并瑞孙颖承言受命,继而双双拱手礼辞,出得齐宫便计谋还鲁行程。

秋七月丙申,瑞孙颖及齐高傒行抵达鲁之防地,闻鲁公姬同亦在此处巡视,二人遂往行宫求见。

而见二人归来,鲁公姬同直言问日:“事可成矣!”

上卿高傒抢言道:“我君有言,应与鲁和,不无不可,然我南驻齐军粮饷,需鲁担负!”

鲁公姬同冷笑道:“齐侯使军南下几我,不但未予寡人道歉,还需寡人承担侵我齐军之军费,天下何来此般道理,岂不可笑乎?”

上卿高傒急而欲待决言,瑞孙颖拦而慰上道:“还望鲁公以大局为重,齐鲁休战和盟,乃大势所趋,且齐居鲁北,数番御戎南下侵犯中原,保得鲁室安宁,鉴此许纳粮草些许,禄赏其御戎之功,又有何不可!加之今秋风调雨顺,必得丰收,彼之兄弟宗室,余粮馈兄,善莫大焉!族亲民和,治世乃现,何愁中原不兴!”

也罢,为却天下大业计,寡人不与计较,济今秋粮货二成,届时寡人亲自押运至齐!

闻得此言,瑞、高二人躬身齐贺:“鲁公英明!”

暨瑞孙颖使齐事成,鲁公姬同随即如约授其卿大夫一职,君臣三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上卿高傒回齐复言,齐公姜小白大悦,经大夫瑞孙颖从中斡旋,齐鲁弃怨成盟妥矣!

冬,鲁公姬同如约履齐纳币。

公元前671年,春,正月癸丑,鲁母文姜卒,鲁公姬同闻讯自齐而还。

文姜者,少入鲁室,中道丧夫,代儿主政,稳固朝局,虽为女流,然恃事巾帼不让须眉,满腹治国谋略籍定乱世,代鲁行走四方伐交诸侯,济鲁临齐霸权之下无弱还强,其一生文治武功,谓鲁功德无量,鲁公姬同追谥其为鲁小君。

但有一点,却籍让鲁公姬同没有料到,即是小君文姜即便魂归九天,仍能撼起轩然大波,令之中原激流涌动。

自去岁,经大夫瑞孙颖从中撮合,齐鲁交好,鲁公姬同更是秉承小君文姜遗命,入齐纳币,一举改变天下格局,诸侯因是竟相示好于鲁,冀得齐鲁两强守护,更见外域番邦觊觎齐鲁联合来犯,亦着使者入鲁交好。

首入鲁地者,乃是周室使臣蔡叔,其奉周王姬阆之命,皆吊唁之名聘访鲁地,冀望鲁人崇周勤王。

祭奠毕逝者,客厅请茶,周使祭叔拱手敬日:“节哀顺变!”

鲁公姬同躬身礼言道:“谨谢牵挂!”

两相入座,周使祭叔继言道:“今之君子,唯士与大夫之言可闻也。至于君子之言者,希也。於乎!吾以王言之,其不出户牖而化天下,公欲一闻否?”

鲁公姬同敬曰:“敢问何谓王之言?”

有顷,周使祭叔顾谓鲁公曰:“吾鉴先王德行,以王道语公!”

鲁公姬同应曰:“非敢以为足也,请因所闻而学焉!”

周使祭叔礼曰:“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是故,昔者明王内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修,然后可以守;三至行,然后可以征。明王之道,其守也,则必折冲千里之外;其征也,则必还师衽席之上。故曰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王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