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3 / 11)

东周策 陈义虎 7437 字 8个月前

寻隙刺杀车上甲兵,刀兵冒死拦车断取马腿。

郑军战车当道,宋军步卒几无做为,一番血战,郑军战车损毁数乘,宋军为之又付出近千将士性命。

宋公与夷见此方才下令鸣金收军,宋军步卒闻令撤军,郑军战车于后追击,追至距宋军大阵一箭之地,为宋军箭阵所迫亦退归本阵。

至此郑宋大战首轮交战宋军败北,宋公与夷知敌彪悍,不敢轻举妄动,下令紧收军阵屏息待敌,不再主动出击。

郑军虽占后发至人之便侥幸获胜,然战场之势瞬息万变,郑公姬寐生亦不敢乘胜出击,下令三军严阵以待静观其变。

如此,两军僵持至午后。

兵书有云:兵者,勇锐之气也,时之愈久,挫之愈深,不可久待也!

郑公姬寐生惯征疆场深知此理,由是决计趁敌人困马乏之际发动突袭,令旗一挥着令骑兵营全线出击掠阵,两翼骑甲受命,万骑快马破风而出奔将上阵。

红日高挂,郑军发动突袭,宋公与夷措手不及,只得仓促应战,不及排兵布阵以谋取之,硬起头皮亦遣骑兵迎战。

宋军首战告负,为保此阵必胜,骑兵营倾巢而出,二万骑甲犹如决堤洪水涌出各处阵门。

顷刻间,两军缠斗于一处,快马穿行尽闻刀兵之音,人头攒动但见血雨纷飞。

两军酣战至黄昏,郑军面对宋军以多胜少之势,渐显战力不济,郑公姬寐生下令鸣金退兵。

见郑军回军撤退,然有齐、鲁两军为其压阵,宋公与夷不敢贸然追击,亦下令收兵。

日幕西山,延津平原之上尸横遍野,血红大地于夕阳映照下分外凄凉,自此之前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骑兵交战。

天色渐晚,两军各自后退十里扎营,齐公姜禄甫、鲁公姬息会郑公姬寐生于中军帐之中,论及今日战事,齐公姜禄甫出言慰道:“郑公今日与宋军较阵,战局上论郑公一胜一平略胜一筹,战势上论宋军损兵数千元气未伤。孤甚不明郑公为何午后发起突袭,策动骑甲混战枉失兵勇数千,此举于来日交战极为不利!如说非得如此,亦可使我齐、鲁大军两翼策应,亦可迫退宋军不至败阵,郑公忘却不用是为何故?”

鲁公亦在一旁附和道:“孤意亦是如此,郑公莫不是疑心我等乃是座山观虎斗之徒,而非诚心助公,是而不用我齐、鲁盟军?”

闻及二公所言,郑公姬寐生连忙起座,面向齐、二公施礼致歉,继而回言道:“二公勿优,孤万不敢做如是想,今日所为皆为明日决战所计,不用二公实有他意,一为保存实力,今日对阵止为试探宋军战力,未到决战之时,不敢轻使二公上阵;二为惑敌疑我不睦,若使宋逆知晓三邦无间,必将退还壁垒坚守不出,轻易难下;三为将计就计,今日骑甲混战,我军陷入困境,二公按兵不动,孤料定宋逆今夜定会遣使入营间说二公,其时二公大可满口应准尽纳其礼,令其错以为离间得逞,来日三邦合力出击杀措手不及!”

闻其一习话语,方知两阵对决看似平淡无奇,然在郑公姬寐生支配下,尽能暗藏玄机如此之多,齐、鲁二公对其佩服不已,回营依言而行。

时近三更,果如郑公姬寐生所言,宋使如时潜入齐、鲁大营,资以重金间说齐、鲁二公离郑助宋,请其来日决战之时袭击郑军后方,前后夹击共歼之。

齐、鲁二公惊叹郑公姬寐生料事如神之时,同时纳收赠礼应下宋使之请,假言郑公姬寐生骄狂自大,视齐、鲁大军如无物弃之不用,妄想以弱胜强独享大功,慰道宋使愿于决战之时举兵助宋,戮力同心夹击郑军。

宋使闻言欣喜而退,五更返营面君禀告,言日齐、鲁叛盟弃郑大事可成!

宋公与夷闻讯亦是满怀欢喜,此战若可大破郑军,中原再无强敌,继而连齐盟鲁,霸取中原指日可期!

如是想到,宋公与夷当即下令整军造饭,辰时出击一举歼灭郑军。

旭日东升,郑、宋两军再次对垒延津平原,十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