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倍于己之郑军,已至精疲力竭。
稍事休整,蔡侯姬封人帅领所剩百余战骑,以做最后一搏,突见郑军后军阵脚大乱,料是蔡师姬献舞援军已至。
被围蔡军将士,无不热泪盈眶,得见生机士气陡增。
蔡侯姬封人举剑喊道:“得佑上苍,至我绝处逢生,援军已至,诸将随孤杀出重围!”说罢,拍马冲出,剩余百骑紧跟身后。
蔡军前后夹击,费力撕开一道口子,蔡侯姬封人方得以师姬献舞。
两军合为一处,随即撤出战斗,寻路而退。奈何郑军随后追杀紧跟不舍,半日行军不到十里,折去兵马近半,粮草辎重亦都尽失。
如此下去,不及踏入蔡境,便将全军尽为郑军所歼。
危难之际,蔡平主动请缨,谓对主帅姬献舞言道:“郑军尾随追杀,致我行军迟缓,损兵折将不说,主帅及君上亦有性命之虞!末将不才,愿引百军断后,掩护大军撤退!”
姬献舞闻之,快步上前相扶,声音颤抖对其谢道:“卿为社稷甘于舍命,真乃栋梁之臣也,君上之幸,蔡邑百姓之幸,吾定不负卿之所托,护得君上安全返邦!”
蔡平跪地领命,谓其言道:“此行凶险,难有再生之日,祈请将替臣辞别君上!”
姬献舞闻言撒泪,上前将其扶起:“卿自保重,吾与君上新蔡设宴,待卿归来,与汝庆功!”待其说罢,蔡平再拜而退。
蔡平军中寻集旧部,得精兵百又二十骑。
令其采集林间青藤编织成球,内置碎石并浇之桐油备用,余油尽皆泼于路间,继而命其伏于道路两侧高地。
战备事毕,蔡平独骑驻马路间,目送大军走远,缓行追出百步。
忽闻得身后喊杀声大作,蔡平知是郑军追兵已至,由是缓缓调过马头,按剑冷面以对。
待其追至距己百步开外,蔡平抽出长剑高举过顶,两侧伏兵会意,将事先备好之藤球,以火引燃推出,顺坡滚向路中。
郑军猝不及防,被其砸死烧伤者甚多。藤球滚落路中,又引燃先前蔡平泼洒之桐油,霎时间大火漫天阻断道路,郑军被迫停止前行。
为免蔡军逃脱,郑公姬寐生严令军士向前,拼死扑灭大火,意图打通道路继续追击。
蔡平怒吼一声:“放!”随即长剑挥下,只见道路将侧箭雨飞出,携烟火之利,倾泻于郑军头顶,救火兵丁尽被射杀。
经此耽搁半个时辰,蔡军早已逃远,再追已无必要。
为此,郑公姬寐生怒火冲天,分兵强攻两侧高地,誓要斩杀蔡平所部。
见此,蔡军停止放箭,策马集于蔡平身后,或退或战止等主将一声令下。
按说,蔡侯大军已摆腿郑军追击,蔡平大可引军后撤,然蔡平按兵不动似无此意。
一者,就此退去,蔡平忧心路上再生枝节,误失撤军良机,再为郑军追上必是死路一条。
二者,滞敌追击惹恼郑军,必为其追杀,亦是难逃一死,不若放开手脚,与敌憨战一场,死得轰烈,亦尝从军所愿。
思及此处,郑军已绕过过火墙杀将过来,蔡平手提长剑,谓对诸将士言道:“大敌当前,吾等是战必死,退亦必死,吾愿杀敌战死疆场,绝不想背中冷箭而亡,诸君自行抉择,愿从我者,提枪随我杀敌!”
说罢,蔡平策马提剑冲向郑军。
其身后百骑无一退缩,尽随其后一拥而上。
蔡平所部皆怀必死之心,出手尽使杀招,逢敌便杀奋勇难当。
激烈交战约有一个时辰,毕竟兵力悬殊巨大,蔡平所部渐显力怯。
仅剩二十余骑,皆为郑军数数十人分隔包围,陆续为郑军斩杀。
战至最后,蔡平为郑军所擒,压至郑公姬寐生脚下。
郑公姬寐生惜其忠勇,不忍杀之,另人去除缚绳,放其离去。
未料,蔡平纵身一跃抢过郑公姬寐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