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是官府参与的,官府有个教习司,各府学子来州府,需要先去核准,才有参试资格。
当然,这就是个流程。
林苏在乾坤书院乡试,成绩单第二天就会传到州府教习司,林佳良更是三年前就已经参加过会试,只不过是落榜,他的名字三年前就到了教习司。
两人出了院门,前往州府。
街道上,到处都是前来应试的学子。
会试,是比乡试还有高一层级的科举,考中了称之为举人,举人,就可以接受官府的官职,比如知县什么的,别小看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那个时代的知县可比现代社会的县w书记牛b多了,管着全县的官员任免,财政大权,司法大权,甚至还管着军事,真正是生杀予夺。
乡试,是文人的敲门砖,会试,是官员的敲门砖。
所以,会试时期,非同小可,所有的事情,都为试子而做,所有的行业,都为试子服务,甚至还出现过,因为科考,围城不攻的两国战场特例,足以见对于科考,全天下人是何等的重视。
参加科考的学子们,也是各有不同。
有的人早在半年前就已经来到会昌,在靠近文庙或白水书院的某个地方,专心苦读,美其名曰:沾文气。
有的人甚至几十年来一直呆在会昌,一次次地科考,从年轻时代考到了老年。
也有的人也是刚刚赶来。
甚至有的人永远都来不了,死在了中途。
科考,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转折,也关系到家族的兴衰,比如说,两大家族长期对立,其中一个家族出了个文道天才,一旦中举就带着家族腾飞,另一个家族岂不得死?
于是,各种阴诡伎俩就出现了。
某些家族会雇人在路上暗杀。
有些人会采用周家这种勾当,用下三滥的手段夺试子心志,影响试子的成绩…
文道神圣,但通向文道之路,又怎么可能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