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专门为你们服务的。还可以在开始播种到产中产后,随时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跟踪指导。”
这些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有了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信心十足。
一晃就就到了四月中旬,选择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几座蔬菜大棚顺利扣完,这些只能在郊区才能看到的东西,居然在这大草原上出现了,过了几天地温上升后很快种上了茄子,辣椒,豆角和黄瓜这几样常见品种。
随着整地播种开始,农业局的技术人员也给工人们随时讲解绿色蔬菜的种植要领和管理经验,以及下茬该如何循环种植等。
此时冻土已经基本化透,与此同时的还有养殖基地的筹建。
本村可谓地广人稀,选一块空地建十几间牛羊舍和几间砖瓦房还是比较好找的。在尤书记和秦主任的支持下,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为了争取时间,林桐跟承包方签定了半个月的合约,到期不能交工,工资减半。这样一来即保证了到期准时交付,又能在春耕前后买进一部分牛羊,正常开业。
林桐找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又在第一桶金里拿出些钱来,准备下一步扩大规模用。但是光有钱还不行,以后还要大量买进牛羊必须有专业人士负责,起码得找个懂行的,自己对这方面可是一窍不通。
晚上,林桐准备开车去王兽医家,想起自己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他开心的笑起来。
原来这位王兽医年轻的时候曾经自己动手给猪治病,结果弄出了笑话,可能用药过量,差点把家里仅有的两头小猪送去阎王爷那,所以落了个王兽医的大名。
后来也跟着师傅学过几年的医术,由于种种原因半途而废,最多只能算个半拉子。一些眼前的小毛病也能看得出来,打针灌药还算在行。可贵的是对于市场行情比较了解,还有些养殖经验,应该是养殖基地负责人的最佳人选。
有序扩张
林桐从准备筹建养殖基地开始,就对村里这方面的人才进行了逐个对比,最后认为只有这位王兽医最合适,除了相互了解,关系也一直不错。
林桐来到王家也不客气,开门见山,直接了当,“王哥,我的养殖基地过几天就建好了,现在正缺一个管理人员。我想来想去只有你最合适了。而且你还懂得打针用药的技术活,我再给你派一个小工和一个看屋的老头,第一年先给你五万,以后扩大规模再给你涨工资。你和嫂子合计一下,这一年下来可要每天都上班。好好核算一下,不管同意与否都给我回个话。同意来,咱们过几天就开始上班,先跟我去集市上买些牛羊回来就算正式开业了。”说完就要走。
“再坐一会儿吧兄弟,自从你当上主任一直到现在,可是很少来我家了,待会咱哥俩一起喝点。”
林桐一笑,“这几年确实有点忙,你若想好了去我那儿上班,见面的机会就多了。我先回去了,改日再聊。”
王兽医两口子合计来合计去,觉得这个价钱还算合理,自己家的承包田再租出去,还能增加一笔收入,每年五万块的工钱,比自己种地还要赚得多,而且省心又没风险。又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再者说大小也算是个领导了。
于是便打电话告诉林桐,“没问题兄弟,既然相信我,就随时听候调遣。”
电话那头又传来林桐的声音,“王哥,我知道你爱喝酒,上我这没问题,喝酒也可以,每天只能喝一顿,而且必须在晚上喝,不能超过一杯,以防基地随时有事找你。这个条件你要是答应了,咱们就可以签合同了。”
王兽医爱喝酒谁都知道,这一点他可是经过了反复思想斗争的,又不忍心放下这份美差,最后还是咬着牙答应下来。
跟着林桐前后跑了几趟大集,一共买了二十多头牛和一百多只羊,同时又抓了一些鸡鸭鹅苗,花了二十多万现大洋才算告一段落。
现在比较操心的是蔬菜大棚那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工人都是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