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手指蘸着酒液弹向空中,表达了对上天的敬意和祈祷。这种做法体现了蒙古人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后是敬地,也是通过同样的方法弹到地上。向大地表示敬意,感谢大地的慷慨和恩赐。
最后才是敬祖宗。用手指蘸一点酒,点在自己的前额,向历代祖先致敬,这是一种怀念先祖的行为。
在蒙古人的酒文化里,还包括对长辈和客人的尊重。他们在招待客人的时候,要进行一系列的敬酒活动,然后就是唱歌跳舞。
林桐对这些知道的不多。但是他完全可以学着他们的样子现场发挥,随梆唱影。
随后就是真刀实枪地喝酒,蒙古人的热情让他无法退却。只是他刚刚走向社会很少喝酒,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喝多少。
但是他知道蒙古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喝醉了不丢人,反而会认为你这个人诚实可交。如果你推三阻四的不肯喝酒,会认为你这个人虚假,不能成为朋友,对你的热情自然会冷淡下来。
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喝了一杯又一杯。开始觉得那酒火辣辣的难以下咽,到后来就像喝了凉水一样,没有一点辣味!
其他人这时也有不同程度的醉意,于是便开始唱歌跳舞。
这也是蒙古民族的风俗之一。在并不算宽敞的小屋里,围绕着拼在一起的大桌子开始一圈一圈的唱歌跳舞,不论男女老少,一边跳一边唱,把家宴推向高潮。
阿桐被金桃姑娘拉起来,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之中,高兴地听着他们唱着曲调优美的蒙古族歌曲。
热闹了好一阵子,肚子里的酒意似乎也消散了不少。
然后又开始坐下来喝酒,手把肉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香味,究竟喝了多少,他自己也不清楚。
阿桐是第一次来到蒙古族家里做客,深深地体会到了少数民族的热情与豪放。
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日影西斜。金桃的阿哥把他扶上马车,解下缰绳,把小黄马牵到回家的土道上,然后挥手告别。
夏天的清风依旧凉爽宜人。小黄马沿着来时的路,把他顺利地拉回家里。
1山上,其实就是地里,这儿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是当地人的一种习惯性叫法。
2嘎查,蒙语,与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