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适得其反,我还是建议您正常发挥就成”。
“也许你说的是对的”
李学武笑着点点头,问道:“给训练场的通知送达了吗?”
“是,应收到了回复”
沙器之见李学武说工作,也收起了笑脸,正色回答道:“明早将由魏同魏科长带队,全部训练人员乘坐卡车直接到达城西”。
知道李学武想了解声,沙器之又继续汇报道:“按照计划,保卫科除值班人员,所有人将由韩科长带队,乘坐卡车跟您一起前往城西”。
“嗯,跟一监所那边核对一下时间”
李学武最后交代了一句,便继续忙手里的工作了。
沙器之应了一声便出了门,他要为李学武明天的行程做好安排。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看外面的阳光,他坐在这间办公室里常常会想起以前的时光来。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资格天天坐在这里办公,每天都在科室里忙碌着。
为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皱眉头,或者想办法。
现在轮到他来给下面的干部交代任务,让他们皱眉头了。
李学武的多愁善感不是今天的太阳好,也不是他老了,而是今天接到了纪监打来的电话。
是的,付斌没有等他的家人,先走了一步。
这是李学武非常非常遗憾的事情,如果昨晚他在医院,他会毫不犹疑地自己掏钱买药,让付斌多活几天。
只要多活过几天,那他就能跟他的家人完完整整地在一起了。
一家人,终究是要整整齐齐的才好嘛。
“处长,有个消息”
就在李学武遗憾和埋怨那些看守不积极的时候,于德才有些严肃地拿着一份报告走了进来。
李学武先是看了于德才一眼,随后将报告接了过来。
很显然,这不是一份报纸,更不是简报,而是轧钢厂内部的不算报纸的一种消息传递文件。
昨天,也就是二十七号,两位领导出国,路过边疆进行了短暂的视察。
在听取了当地干部的汇报后,特别赞扬了以轧钢厂为代表的在京企业,也肯定了这些企业在支援边疆,抗灾救灾中的努力和贡献。
“领导一定知道的吧?”
“不出意外的话”
于德才有些担心地看着李学武,不知道应该给李学武怎样的建议和意见。
李学武眯着眼睛考虑了一下,说道:“按规定,边疆办事处的保卫干部该轮换了吧?”
“是,下个月”
于德才当然想到了这些办法,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隐患。
“那就调整一下保卫轮岗范围”
李学武敲了桌子道:“跟钢城保卫处说,三地轮岗,让他们报第一批来京和去边疆轮岗人员名单”。
“时间呢?”
于德才询问道:“还是两个月?”
“不,三个月”
李学武想了想,肯定地说道:“所有股级干部以下,必须执行轮岗制度,在京轮岗干部和保卫自动划归到训练场参与训练和学习”。
“是”
于德才应了一声,随后便要去执行,而李学武却是摆了摆手道:“还有,下个月山上的人员下来,把科室和保卫等一线人员送上去,保卫处必须是一个团结有力的集体”。
“明白”
于德才很是严肃地点了点头,见李学武不再说话便转身走了出去。
这话李学武说的已经很明白了,苗头已经出现了,那就必须清理一下院子里的杂草了,不然长了籽可麻烦。
李学武现在的心情很不好,一波三折的,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期。
就连窗外广播里清脆的女声在朗读自己文章的声音都觉得是噪声。
于海棠这会儿读得正起劲儿,丝毫不知自己用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