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成绩。”
刘国胜皱起了眉头,交通局确实有扶贫指标,但是到了年底,这笔费用已经所剩无几。
他总不能为了这位市委大秘,把自己的仅有的机动盘子清空一大半。
“赵秘书,你是挂职吧?在青山乡待一年?”
“不,只有半年。刘局,正因为时不我待,所以我才比较着急。跟您说句实在话吧,我期待在挂职结束之前,见到青山乡大变样。”
赵一鸣把自己挂职一个月所做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然后他说:“刘局,如果在您手上,青山乡能够建成这条路,进而摘掉贫困帽子,这绝对会是您近一段时间绝对的亮点。这里只有咱们俩,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个事情只要做成,就是多赢。青山乡摘掉贫困帽子,我完成挂职任务,您则是助农扶贫先锋。市交通局完成全市道路建设,这是您的本分,是本职工作,但是,如果您能够为扶贫作出巨大贡献,我想,这种亮眼的成绩,绝不是一般人有机会拿到的。可你呢?不但拿到了,而且或许还是吃螃蟹第一人,这对您将来的进步,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助力…”
刘国胜心中一动,升副市长虽然不是市里能够决定的,但是市委书记却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个。
如果在合适的机会,杨博韬也能为自己说句话,那么事情一定会顺利的多。
另外,赵一鸣那句吃螃蟹第一人,确实深深地将他打动。
他刘国胜不贪不占,是个异类,但他却是个官迷。
想要进步,就必须有出彩的成绩,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才能脱颖而出,进入上级领导的视线。
这扶贫工作,刘国胜还没听说市里哪个大局有这方面的动作,最起码没有直接对口帮扶扶贫一线的单位。
只要他做了,那么,就一定会成为第一人。
而且,赵一鸣可是市委大秘,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只要不是好大喜功,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想到这里,刘国胜的心脏不争气地剧烈跳动起来。
不过,他当然不会表现出来,毕竟,他还是要端一端的。
赵一鸣把刘国胜的微表情全看在眼中,甚至连那手不经意间的抖动都捕捉到了。
“刘局,我记得杨书记到了江宁之后,你还没去汇报过工作。我认为,你该考虑一下了。唉,杨书记到了咱们江宁后,转眼都五个多月了,时间过得真快。”
看似几句没什么营养的闲话,但赵一鸣已经准确地传递了该传递的信息。
想进步,最可靠的还是上级的青睐,没有杨书记,你想进步不可能,该去表示一下态度了。
杨书记到任这么久,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你猜,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