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要怎样怎样,才能怎样怎样,这种知识点准确,但没用。
金荣华是创造过票房奇迹的专业商业片导演,他愿意告诉新人们自己成功的原因。
“商业片的本质不是表达导演想要的,而是拍观众想看的,或者为观众创造新的需求,但本质还是需要创作观众想看的。”
“我们不应该教导观众怎么做事,因为我们不是他们的老板,他们为你的电影消费,走进电影院也不是为了被你教育。”
“既然已经选择了商业的路线,那么,我们剪辑影片的方式,选择素材的立场就要改变。”
通俗的说,创作者想怎样没用,要观众想怎样才有用。
不服气?票房教做人。
姜玄珠站不住了,她不服气:“创造者创造作品,怎么可能会不表达他们的意志,优秀的作品需要灵魂,而作品的灵魂定然会体现创作者的灵魂。”
“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意志。”他首先肯定,“但是,你不能利用角色,只顾输出自己的观点,而不顾角色本身是否会说出这样的话。”
金荣华说话时,桌面上的钢笔被他握在手中旋转,每说完一句话,笔帽被敲击在桌面,发出沉闷的咔哒声。
“你觉得,初见并且都对对方抱有好感的男女,会喋喋不休的辩论二十分钟分钟男权力话题吗?”
“这是你想通过角色去输出的话,而不是角色在当下会说的话。”
他阻止姜玄珠急忙辩驳的意图,让她不要着急反驳,静下心,好好想想。
冲动的女孩被语言攻击,随即露出窘迫,她被看穿了。
这部作品的灵感源于她本人的故事没错,在真实的故事里,她和他确实就权力问题进行过讨论,双方的意见微妙的不同。
对方不是傲慢的男人,只能说他们是不一样的人,而男人和女人更是天然的难以统一。为了气氛,两人都很识趣的中断了这部分的讨论。
而当姜玄珠开始写作,把自己的故事呈现时,她不由得想要去弥补当时中断的话题,将这段剧情继续发展下去。
她知道,讨论一旦深入,必然会引发更深的争吵。
争吵在现实中戛然而止,在艺术作品上却得到延续。
这是创作者的私心。
金荣华说的是对的。男女主演在那样的情境下,并不会滔滔不绝的讨论权利问题,她在利用角色去输出自己的观点。
金荣华的话语说得严厉,他真心想要作为一个前辈,去指导后辈。
“我们是创作者,我不否认,创作者是艺术世界唯一的主宰者,我们可以输出自己的观点,这无可厚非,但当我们利用角色时,需要让角色保持他们应有的尊严,做符合他们性格的事情。”
“观众不是傻瓜,他们会捕捉到微妙的不和谐,而当他们发现不和谐就会无法融入剧情,对创作者产生抵制心理。”
“商业片最不需要的就是傲慢,只顾输出自己观点的创作者,本质上是傲慢。商业片的本质就是为了获取票房,如果你们想要获得回报,再持续性地创作下去,就要懂得向观众低头。”
如若不低头呢,那现实或许会可悲。
因为当造物者拥有欲望,拥有被看到的欲望时,那么他们就会让渡创造的权力,不再是艺术世界的唯一主宰,没有人上香进贡的造物者终将被遗忘,进而于世界中消失。
姜玄珠渴望被看到,她不是无所谓的创作者,她也很世俗。
她对自己创造的艺术世界拥有强烈的感情,并且也拥有极强的表达欲望,她将欲望寄托于写作上,想让她这样出自于内心而写作,为了自己的情感而书写文字的人,因读者的感观而去改动,删减作品,本身是种极大的残忍。
可若想将自身的创意商业化,又不得不在某方面做出让步,以迎合观众的喜好,于两者间进行权衡是艰难的,但这也是新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