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开心地笑了,摸了摸弟弟的脑袋,让他一起叫大哥。褚燕看着姐弟两人灿烂的笑容,心中想着,不知道弟弟会不会先饿死。毕竟,弟弟这个年纪连偷盗都做不了。
【鱼玄机的诗关于咏物的也有不少佳作,比如柳树和牡丹。而这首说起残牡丹的诗作,却让人觉得像是在叙述自己的一生。
卖残牡丹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牡丹是唐朝的国花,非常受喜爱。但是这里的牡丹却因价高,无人询问,就连蝴蝶也因为香味浓重而不亲近。可这样高贵的花生在宫中,而非路边,那么王孙贵族们立刻因没有买到而懊悔。
鱼玄机的才华纵然进士也未必可及,然而父亲早亡,孤苦无依。彼时,又有良贱不通婚。幼薇虽然是良人,但是父亲亡故也未曾做过官。所以,她仅凭自己的才华,也不能得到良配。最终,她也只是李亿的妾室,而后又被抛弃。
这对牡丹的惋惜,未尝不是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倘若,她有亲人家族可依附。那她也不至于被李亿抛弃之后,去江陵寻找,却最终无亲可寻,只能出家。倘若,她出身高一些,也不必非要作为妾室,乃至于最后无归途。】
后唐
孙光宪看着天幕,心中却叹息一声。他写了《北梦琐言》一书,为晚唐至五代作史书补正史不足。从一开始,他就觉得鱼玄机虽然出身微寒,却颇有才思。她父亲是个秀才,从小悉心培养女儿,而女儿也确实有才华,五岁吟诵,七岁成诗。
可是,她父亲在她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而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就艰难地多。而温庭筠初遇鱼幼薇的时候,她不过十一岁。温庭筠让她以柳树作诗,鱼玄机作了一首《江边柳》。温庭筠被惊艳之后,与鱼玄机一直有交游。
“只是可惜她最终命丧黄泉。”孙光宪也不是没想过,若是温庭筠当时还活着,是不是还能救鱼玄机一命。
【狱中作
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最后一首诗,是鱼玄机在狱中所做最后一首诗。彼时,她的良师温庭筠已死,她也看透了李亿的这段感情,转身改变了人生态度。可这个时候,却有了“妒杀”侍女绿翘的命案。最终,鱼玄机被判死刑。因当时法律打死奴婢判刑并不重,也有不少文人为她求情却终究被判死刑。
这段罪案的是非曲直,也引来后人讨论。有教授认为,《三水小牍》关于鱼玄机的案子有编造的痕迹。因这里面还记载了绿翘死前,斥责鱼玄机的话。而当时本无人目睹这个命案。而且,斥责口吻还颇为像夫子训话,从女德方面批判鱼玄机“淫佚”。
可历经千年,这件事情终究还是埋没在故纸堆里。惟愿后人想起鱼玄机这位女诗人的时候,请记者她的才华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