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内耗(2 / 2)

关系,找到那个能照亮我生命的星辰。但这样想,对李大仁公平吗?对我自己又意味着什么?”

自那夜以后,苏小曼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与李大仁的关系,这种审视既是一种自我探索,也是一种对林浅言辞的回应。她没有告诉李大仁自己的变化,而是决定独自踏上这段心灵之旅,悄悄地观察,试图在日常的点滴中寻找答案。

每天早晨,当李大仁习惯性地为她准备早餐,那份简单的煎蛋与烤面包,以前看来是温馨的日常,现在却让苏小曼感到一丝不寻常的平淡。

她开始留意李大仁的每个细节——从他做饭时专注的眼神,到他递给她早餐时那熟悉又略显公式化的微笑。

“这是习惯,还是爱?他这样做是因为爱我还是仅仅是出于习惯?”

在工作的间隙,苏小曼也会发消息给李大仁,故意提出一些小请求,比如突然想吃某个街角的甜品,或是希望他下班后陪她散步。

她试图通过这些小事,观察李大仁的反应,看他是否会因为忙碌而推辞,或者是否愿意为她的小愿望挤出时间。

一个普通的周三夜晚,苏小曼和李大仁并肩坐在沙发上,电视里播放着一部老电影,但两人都心不在焉。苏小曼鼓起勇气,决定直接提出心中的疑惑。

“大仁,你觉得我们之间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她轻声问道,眼神中闪烁着期待与不安。

李大仁转头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温柔地笑道:“就像这部电影,虽然情节平凡,但每个镜头都是生活的剪影,简单却深刻。”

苏小曼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内心却掀起了波澜。她想要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电影,还是如李大仁所说,这份细水长流的陪伴?

“他说的很美,但我内心深处,是不是还在期待些什么不同?林浅的话,究竟是在揭示真相,还是在误导我?”

苏小曼的心境在那次与林浅的对话后变得复杂起来,她开始在内心深处不断地权衡与李大仁之间的关系,每一次回忆,每一次对话,甚至每一个眼神交流,都成了她反复咀嚼、分析的对象。

她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精神内耗的状态,一方面渴望确定李大仁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另一方面又不断质疑这份感情的纯粹度和深度。

每当李大仁温柔地为她做着日常小事,比如记住她最爱的咖啡口味,或是在她疲惫时送上安慰的话语,苏小曼的心里都会涌上一股暖流,仿佛这些瞬间证实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然而,这些温馨的时刻过后,林浅的话语就会在她脑海中响起,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切割着她对这段关系的信心,让她怀疑这些是否只是习惯性的动作,而非出自深爱。

苏小曼开始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思绪,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李大仁的爱与疑虑。

她写道:“我爱他,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爱情应当是令人心安的港湾,为何我现在却感到如此动荡不安?”她在深夜里辗转反侧,思考着爱的定义,以及自己对爱情的理想化期待是否太过不切实际。

这种内耗情绪也悄然影响了她与李大仁的相处模式。她开始无意识地设置考验,期待李大仁能够超越这些考验,证明他的爱。

而李大仁,面对苏小曼突然的疏远和不时的敏感,感到困惑不解,误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却不知如何开口询问,两人的沟通因此变得越来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