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叫张哥,不过大多数30+的人才会那种叫法。就比如某些地方叫人的名字:博儿博的后面会加尾字音,书迷朋友们来自全国各地,相信不小心就说到了你的心巴上,嘿嘿。只见张青博拿了几个一次性杯子,左右手拎着个热水壶,拿着个青瓷大蓝碗缓缓坐下,把碗放到范雪倩面前,雪倩,加多少水你自己倒吧,不知道你喜欢哪种甜度。
对你没看错,冻成冰块子的桃汁有的人喜欢干啃慢慢吸吮着嗦螺,有的人喜欢热水泡着喝,而我们的倩倩同学就是后者,把瓶子递给老四,只见老四拿着可乐分别倒入4个杯子,没错,2瓶可乐四个人分着喝!那时候的经济并不富裕,普通人打工也就1200-2000块钱左右,中高阶层大概能达到3500,在那个年代,月薪3000是个坎,不像千禧年后,当个保安送送外卖和快递也能随便拿个几千大洋!几人正式开炫,你就看老三那个吃饭的样子,真是好笑,一口干下去三分之一的烧饼,印证了饿死鬼这个说法,接着又盯上了桌上的调料瓶,你没看错,在那个年代,虽然是路边摊,但是每个木桌上都会有几样东西,一个喝过的饮料瓶,上半部分被剪开,放着满满大约二三十块一次性筷子,一个玻璃瓶的食醋,一碗油炸的辣椒,或者是辣椒面,个别商家,比如一些少数民族回民还会放一些牛油羊油类的辣椒和一些食盐,即使没有摆放这些东西,你和老板说一声有需求,老板们也大方的给你添加调料,那个时代的人确实是淳朴,善良。老三你悠着点,一会辣腚眼子屙不下来,老板做你的买卖算是亏大发了,只见那碗辣椒油色泽鲜亮,还伴着一点碎碎的花生碎,想必是老板自己亲手炸制的,不过此时已经下去了一半,只见老三的那碗凉皮就好像红红的太阳,有点类似于当下最流行的红油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