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去 回不来(0188)(2 / 5)

想起那晚和四县村委班人在巴山乡愁吃饭时,郭支书说驻村的副镇长临时有事,没来。

“美女怎么了,不能当副镇长?”古袢儿有些不高兴。

“不是,能当。就是没想到而已。”

“这下知道也不晚。”

“当然。你干得不错。”

“你怎么知道?”

“年纪轻轻就当领导了哈。”

“工作都六七年了,进步得慢哦。”

“还很谦虚嘛。”

“今天清明节,你还去村上干吗呢。”看古袢儿还要争辩,山椿急忙招呼道。

“那个章家湾有个纠纷,男的在外打工,说是女人出轨,闹得有点凶,支书说怕闹出大事,叫我去处理。”

“村上先不自己处理?”

“他们说处理不了,我是驻村干部,没办法。”

“哦。佩服。”

“你就把我送到章家湾吧。”

“好呢。”

“你回老家干吗?”

“扫墓啊。”

“哦。”

丽阳轻柔三月暧,新绿含苞枝头春。

轻风梳梨千里雪,蜂舞菜花万亩黄。

游人如织远山闹,青塚处处荒草深。

燃鞭一挂先人醒,挂青数束后辈心。

“你写的?”古袢儿看见山椿车台上放着一张写着写的纸拿起来看。

“今天不是要来扫墓吗,老/习俗扫墓就叫挂青哈。就写了几句。”

“有意思,写得不错。还是文艺青年呢。”

“再怎么也是文艺老年吧。”

“世人都说文艺青年哈。”

“那是他们不知有文艺老年。”

“没买青飘、青香、纸烛、鞭炮呢。”

“呵呵,你还是副镇长呢,现在不是禁止放炮燃蜡,烧钱化纸了吗?”

“那怎么扫?怎么体现你的诗意。”

“现在这社会很功利,传统文化都得让路于现实。没办法,我买了鲜花。没了传统文化的意味,也少了些诗意,心意却还是在的。”

“哦。这样好象缺了点什么样。”

“少了传统文化和仪式感,气氛和意思差了些,可也没法啊。”

车,从连接重铜永市的大道上转进一条只有二米五的小道上,进入了四县村的地盘,以小公路为界,左边是四县村,右边是罗汉村,原罗汉镇政府就在罗汉村地盘上。

进入章家湾的标志就是冲顶那棵大黄桷树,树干要十人合围,树冠如华盖,笼盖百多平方米的地面,传说是章家人入川的祖上种下的,在章家湾人心中,这树说是一种传承和根源所在。来往的行人车马,大都会在这里停留驻足,享受一番大树的古老和荫泽,看看罗汉山的雄伟,感叹罗汉寺的宏大,细数一下章家湾的风景。

“前面怎么会有检查站?”山椿正想一如既往的在树下停车,却看见前面树下有人戴着红袖套,拿着红旗旗儿站在公路中间,树下也围着许多人。将车减速停下。

“检查,打开车窗和尾箱。”红袖套挥着手中的旗旗儿,来到车傍。

“查什么?”山椿放下车窗。

“查火炮、香、蜡、纸、烛。”

“没有。”

“没有。也要打开看看。”

山椿摇下所有车窗,然后下车打开后备箱。红袖套检查了一遍。

“可以走了。”红袖套查完了。

“你们是哪儿的啊。”山椿问红袖套。

“罗汉村的。”

“罗汉村的?魏老幺在不在啊。”

“魏老幺?不认识。”

“哦,魏强。”

“魏强啊,魏书记,有人找。”红袖套冲黄桷树下的人堆喊。

“哪个啊。”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