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去 回不来(0135)(3 / 4)

王廷梅笑着问守园人。

“啊,山椿书记?”五伯走上前围着山椿转了一圈,左看右看。

“嗯,是山椿书记,怪我刚才没认出,当年看节目坐远了,没记得太清楚。山椿书记来了,尝梨是应该的,就不罚了。”五伯认出了山椿,心里后悔着眼瞎,怎么就没认出来呢。当年不是山椿书记,哪有这梨园?自己哪来的这管理梨园的活儿,又哪来梨园的收入?

五伯心心念念的山椿书记,今天来了,自己却没认出,还要罚款。还说叶家那别野不是人家能看的。五伯一张脸胀红着。

“哦,没事儿,按规定该罚,王社长交。”山椿看五伯的尴尬,就依旧开着玩笑。

“五伯,你跑快点,给我爸说一声,山椿书记来了,叫他添几个菜,再喊一声天安。”王廷梅安排道。

“好呢。我先走。山椿书记你慢慢来。”五伯答应着走了。

胡文武一看这情况,心道,这章老板在这一方的名头还响亮呢。

“廷梅,可好?”待王廷梅和樊韵打完招呼,又介绍了胡文武,几人才慢慢的往山下去,山椿本已听得王廷梅的困难,还是问道。

“哦,还好。就是那年吧,听了你的建议,筹了点钱,回老家这里种药材,效益还不错,也很有兴趣。还得谢谢老领导啊。”王廷梅不想给山椿说困难,山椿已经帮了黄莲人不少,也帮了自己不少。

“谢我啥呢,都是你们自己劳动出来的,没有你自己的付出,哪来的这收益呢。再说,我们是老同学,可不是什么老领导哈。”山椿说着,笑得很爽朗。心中却想着当年的艰苦和努力,如今在这偏远的小山村里能收到效果,心情还是舒畅的。

“你们村除了这梨园和你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还有什么特色产业呢。”樊韵和山椿一路走来,每过一村见到老百姓都问着农产品的事儿,胡文武听得多了,现在也出言相问。

“哦,小胡,我们村,啊,不我们乡,这些农业种植项目,全都是十年前我们山椿书记离开时给我们留下的,每村都有三个以上的特色种植农产品。按照地势条件和水源情况,还有土质情况进行的成片集中规划实施的。现在都运行很好。我们村山那边还有鲜花产业园和一个白芷种植合作社。”王廷梅见胡文武还年轻,就给他解释了一下。

“哦,我们老板当年是在这里做生意吗?”胡文武的脑子里没有想到山椿当年是行政干部,以为一直是当老板的。

“啊,对对,我当年在这里干了十多年。”山椿一听,想笑,没笑出来。

“呵呵,他呀,当年在这里可是干得有声有色,我们年轻人敬佩得很呢。”樊韵笑笑说,也不揭穿。

“啊,樊总,你还跟着我们老板干过?”胡文武问。

“干过,当然干过。所以呢,你要好好干,以后也和我一样,当老总。”樊韵鼓励道,胡文武也和自己当年一样,年轻,年轻就是本钱,只要好好干,就会有前途。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山椿看着地里的药材和玉米,还有高粮问王廷梅。

“目前困难到是不多。就只是吧,这外出的人多了,留守的三八六幺九九部队不好管理。”王廷梅笑着说。

“哦,三八六幺九九部队,你们还实行了军事化管理?”胡文武又被王廷梅带偏了。

“啊,不是。我说的是现在农村中剩下的妇女、儿童和老人。”王廷梅忍住笑说道。

“哦,妇女、老人、儿童。”胡文武明白过来,红了脸。

“大进城了,留守在家的妇女、儿童、老人,当然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可也不要你一个社长去做这些吧。”樊韵问。

“他们可是我合作社的劳动力啊。”王廷梅无奈地说。

“对于与化佛老酒坊在收购农产品方面有什么问题没有?”山椿最关心的还是这化佛老酒坊和原料生产合作的的事儿。

“这方面到没有,我们都是按合同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