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去 回不来(0114)(3 / 4)

筹两万块钱做准备?我们也不能光指望着山椿。”李天久想起机耕道欠款差五万,现在有三万捐款,还差着两万。

“别忙,我们首先要相信山椿。我想好了,万一明天捐款到不了位,我私人垫点钱,把这一关过了再说。”陈书记其实心里也没底,于是想了个私人垫资的方案托着底。

“书记,乡长,这样,不用你们私人垫。如果山椿的钱到不了位,我们砖厂先垫这钱。”刘素英本来被山椿的行为感动了,回去教育了邱云,邱云的态度有所改变。现在听得书记乡长这番话,便打定主意为乡上分忧。

“哦,那好。我们就暂时不去忧愁钱的事儿了,也不去催山椿。放松一下,等钱到位,我们就兑付,然后安安心心回家过年去。”陈书记看了一眼刘素英,心里也是很感激的。

“刘主任好,有钱就是好。”李天九呵呵地笑着开了句玩笑。唉,当初听山椿的建议,这砖厂也该是乡政府赚钱的吧。

化佛老酒坊的扩建工程已初具规模,酒窖也开凿得差不多了,只是还要按照各种功能对窖室做一些处理。还有按山椿的安排,还得雕刻一些酿酒工艺图,就基本落成。

只是在酒坊整个布局上,按照山椿的设想,王哥的设计工程师,把酒坊的生产,窖藏建筑与整体布局成了一个园林式的森林,把酒坊的一切都隐藏在了这一片树林中,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尽量的不破坏现有的林木灌丛。所以,直到大家进入老酒坊,都一点也看不出这里面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

一行人,在老酒坊里走了一圈,然后大家各自找好凳子围坐在院坝里喝茶,当然也端上来一盅俸师傅和曾建英最近研制的一款米酒,清香微甜,醇厚纯绵。

“我说,这个老酒坊能得以传承,首先是曾姐家的功劳,百年传承,功不可没。”山椿端起那米酒,轻轻的呷了一口。

“我啥功不可没哦,那些年都要整垮了,不是你山椿书记来帮着出谋划策,还拉资金,早都垮了,还说啥传承和功劳哦。要说有功,也是你山椿老弟的功劳。”曾建英实话实说。

“话,不能这么说。传承技艺,确实是你的功劳。这酒坊得以保存,或者说得以生存,是大家的功劳。当然还有一些人没到场。在那个年月,那么困难的局面下,凭我山椿的一句话,一句要传承文化,要用文化引导经营,要用经济运营传承文化,他们都把钱投了进来,当时还不叫入股吧,那时也没这个概念。”山椿说着笑笑。

这章山椿还真是个有思想的人,八几年的时候就有这超前的想法了,佩服。邱水坐在在山椿对面,一脸的膜拜。

“哦,那时入股咋没叫我呢。”吴卉笑着问。

“哦,那时你已经被政府解聘了,不再是那一千天干部,你卉卉硬气,头一甩,走了。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背影和思念。哪儿找你去,哪儿和你说去?不过,你有股份,虽然不多。”山椿说着当年的事,内心也泛起对卉卉这人的感激。

“哦,我还有股份,我咋不知道呢。”吴卉有些疑惑。

“那年在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普慈县全校读书,我不是借你三百块吗?你突然就走了,找不着你,还不了钱,就把你的本金和利息入了这股,有帐可查。所以你也是这酒坊的小股东,不然今天也不会叫你来这里。”山椿说得很轻松。

“哦,你这个山椿,当年三百块钱,说了,你用,不用还的。这股份我可不接受。”吴卉没想到山椿把这事儿办得这么地道。

“那不行,借就是借,你的股份不接受的话,我只有算利息加倍还你钱。”山椿坚定地说。

“哦,那不行,我不要钱,我要股份。就是吧,还可不可以再入点儿?”吴卉的话把大家逗笑了。

这山椿大气,做事有格局。这是每一个人的心里话。

“哦,你就这么相信这个老酒坊的前景?不怕亏?”山椿没想到这卉卉提出还要入股。

“我怕什么?有你山椿操盘子,没问题。还有,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