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将她背起来,后背线条颀长而嶙峋,她心疼的凑到孙子耳边,小声道:“是不是你的婚事来了?”
赵将军前几日,便带来小道消息。
说西京有传言,皇帝要挑一位宗室贵女,给兰家正当婚龄的大郎君赐婚。
见孙子没说话,祖母喃喃道:“我们家里这样,贵女如何住的习惯?陛下总不好……教你入赘吧?”
兰烽抿着唇,没有说话,总归皇命难违。
既然赐婚旨意已下,说再多也是无用。
蔡都知在门外,见兰家人准备的差不多了,才慢慢推开门,喜气洋洋道:“兰老太太,大郎君,小郎君早。皇上拟好旨,心里惦念,命我连夜过来。”
兰烽接过茶水,恭敬递到他眼前:“大人一路奔波,喝口热茶。”
茶碗是粗白瓷,洗得干干净净,茶叶片大,却无渣。显然是经过仔细挑选。
蔡都知没有打顿,接过来便仰头喝了,拱手道:“多谢。”
他从腰间抽出明黄色卷轴,道:“圣旨到。”
说罢咳嗽一声,又补充道:“皇上特别说了,老太太腿脚不好,坐着听便是。”
兰烽谢过,帮祖母在竹椅上坐好,他走到人前,撩开衣摆,带着兰家众人恭敬跪下。
“朕感念景延生前燃薪达旦、威震夷狄,殉身宦旅,特追封参知政事,赏其母西京宅邸一座。又兰家大郎恭简孝悌,芝兰玉树,秉性良善,英姿俊爽,赐婚皇三女福嘉公主,拜驸马都尉。”
兰烽跪在院中,绷紧了背后。
皇三女福嘉这几个字,让他脑中出现瞬间的空白。
他性子沉稳。脑中混沌,身体却没停下。
蔡都知话音一落,满屋子静的可怕,小弟嘴巴张得老大。
他却不疾不徐,礼数周全的带着家人谢恩。
蔡都知满意地看着兰烽,待对方接过圣旨,他抱拳行礼:“大郎君,您和福嘉公主的婚期定在下下月初。眼看也就不到两个月了,收拾收拾,早些来京城吧。”
说罢,两个随侍拿软尺量了他的身形,说是定制婚服用,紧接着又问了些忌口和习惯。
小弟看了兰烽一眼,忍不住小声问祖母:“我刚才听错了吗?福嘉公主,她愿意嫁给我大哥?”
蔡都知接了兰烽让老管家递来的喜钱,闻言一笑:“福嘉公主是陛下掌上明珠,她的婚事,定然是自己点头的。”
兰烽动作一顿。
蔡都知看在眼里,调笑似的凑到他耳边:“驸马爷,不瞒着您,这桩婚事,是公主自己向皇后求来的。您可不要辜负金枝玉叶的一番情谊。”
兰烽脑子嗡了一下,过了很久,才强自冷静谢道:“兰烽定不负皇恩。”
蔡都知眼前晃过兰知州生前的神态,忽而有些眼热。
他点点头道:“那在下先回京了,有什么难处,大郎君在并州,先找赵将军,来了京城就找在下。”
送走了蔡都知,兰烽折返回院子,见家里众人,包括老祖母,都保持刚才的姿势,愣在原地。
院子里没人敢说话,蔡都知和两个随侍衣着华丽,骑着官驿的高头大马,这里住的都是普通人家。
邻居们见他们从兰家小院儿里出来,很稀奇,都围在门口等着吃瓜。
一个娘子凑趣儿:“要不是时候不对,我还以为大郎中状元了呢?”
老奴笑道:“大郎?武状元吗?”
老奴同邻居们寒暄了几句,关了门,发现兰烽已经背着老祖母进里屋了。
小厮小宁和兰弟弟傻愣愣的,小宁说:“刘叔,我没明白,大郎要娶的人是个公主吗?公主来了,住哪件屋子啊?”
兰弟弟到底见多识广些:“笨死了,公主怎么会来?当然是我们一起搬到西京去!听说京城里有公主府,公主都是住在那里的。”
兰弟弟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