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久攻不下(2 / 2)

,基本没有其他内容。

“你的情况比较特殊,如果提供不了证据,在我们确认了你身份之前还不能离开。”

有时候社会关系太过简单,反而是件不简单的事,民警正准备结束这次问话,王丽忽然开口说道:“你们抓住的犯罪分子可以证明我说的话。”

民警不动声色:“我们抓的不过是犯罪嫌疑人,你怎么能肯定他们就是犯罪分子?”

王丽有点着急的说道:“我就是被他们骗来的,他们有罪我当然知道,而且我相信警察。”

民警:“那你怎么知道他们一定会承认,或者说证明你是被他们骗来的?”负责审讯的民警敏锐的感觉到,重点来了,如此顺藤摸瓜或许就能找到突破口。

王丽显然没想到民警会这么问,短暂停顿后从容说道:“我相信警察的办案能力,一定能找到他们的罪证,他们的供词里应该提到过我被拐骗的事。”

其实民警心里很清楚,几个罪犯确实口径一致的承认王丽是被害人,但是犯罪分子的话不能当证词,而且王丽这么自信罪犯会给她作证,这本身就很不正常,除非她们是一伙的,而且串过口供。

但王丽反应机敏,民警也不追究刚才的问题,而是看似随意的问:“你偶尔打打零工,更多时候都宅在家里,生活来源怎么办?”调查王丽的银行账户,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就是她很少有账目往来。

“我交过几个男朋友,他们会给我。”

在王丽的思绪还没来得及从这个问题中抽出来的时候,民警突如其来问到:“你在给特警队员开门的时候,忽然说到‘是警察太好了’,并且忽然抱住特警,是不是为了给屋里的犯罪分子提醒,并且拖延时间?”

王丽听到问题明显一愣,但是很快恢复如常:“我是看到获救有望,太激动了,情不自禁。”回答的滴水不漏。

民警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提问,其实一种审讯方法,目的就是不给嫌疑人留反应时间,但是这个王丽心理素质相当好,每次回答都应对自如没有缺口。

也正是因为这样,王丽的嫌疑也越来越大,对于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女子,面对审讯如此淡定自若、不留破绽这是很不寻常的,事出反常必有妖。